跟垃圾“死磕”到底的钟丛荣

  妻子抱怨他是“奇葩”,女儿害怕跟他待在一起,朋友笑他“做秀”,员工更在背地里说他是“疯子”……因为他有一个特别的嗜好——捡垃圾。他不仅自己捡,还发动家人、朋友、员工一起捡。不仅如此,他还去阻止别人丢垃圾,倘若看见谁扔了垃圾,他一定要跟人家“纠缠”到底。

  他就是重庆企业家钟丛荣。5年前的一次旅行,这个“倔老头”跟垃圾“杠”上了……

  一次旅行,他迷上了捡垃圾

  钟丛荣1965年出生在重庆九龙坡农村。因为家境贫苦,兄弟姐妹多,他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为了谋生,他四处打工,做过泥瓦匠,当过搬运工,开过货车,办过工厂。凭着一股子倔劲,30多岁的钟丛荣将海绵生意做到了西南片区的第一名,后来又涉足房地产、汽车配件和材料加工等多个领域,成为业界响当当的人物。

  有一次,钟丛荣和几位企业家朋友参观一个苗圃,有人将废纸团随意丢在地上,站在他旁边的企业家看见了,忙弯腰拾起纸团,送进了门边的垃圾桶。企业家朋友的举动深深触动了钟丛荣,他由衷地感叹:“保护环境,真是一个企业家最好的形象,更是一个企业最好的文化。”从此,钟丛荣将“环保”二字深深地刻进脑海,无论身在何处,他都会管好自己,不随意丢垃圾。

  2015年冬,刚上一年级的女儿要完成一份亲子互动作业。钟丛荣见女儿偶尔也会随地丢垃圾,就想趁机培养一下她的环保意识。他和妻子商量,去海南度假时带女儿到海滩上捡垃圾。女儿可不喜欢捡垃圾这个“脏活”,但因为有爸爸妈妈陪着,她勉强答应了。钟丛荣和妻女捡完一片海滩的垃圾往回走时,不远处一对老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们拎着灰白的蛇皮袋,握着长长的钳子,一边走一边说笑,遇见垃圾就用手中的钳子夹起来,放进蛇皮袋里。

  出于好奇,钟丛荣和老人聊起来。原来,两位年过古稀的老人都是高校教授,退休后来海南定居,每天早上在海滩上以捡垃圾为乐,已经坚持了5年。“人老了,干不了大事啦,捡捡垃圾,也算为社会做点小事。”老太太乐呵呵的话语犹如一阵清新的海风,吹进钟丛荣心里,站在老人面前,他感到自己很渺小。

  钟丛荣决定向老人學习,他加入了捡垃圾的队伍。他们在两三公里的海滩上来回走,一天下来,捡了满满3袋子垃圾。但他发现,刚刚捡过的地方,只要有人经过,很快又会产生新的垃圾,怎么也捡不完。看着脚下零星的垃圾,钟丛荣想:“只有改变了人们乱丢乱扔的习惯,环境才能真正变好。”他决定一边捡垃圾,一边劝导那些乱丢垃圾的人,改变他们的坏习惯。

  做事雷厉风行的钟丛荣说干就干,他的目光从一个个游客身上扫过,看他们怎么处理手上的垃圾。就在这时,身旁一对吃完零食的母子站起身,留下一地的垃圾就走了。钟丛荣很想把他们叫回来,又不好意思开口,就鼓动女儿:“你去把那位阿姨叫回来,这些垃圾是他们留下的,应该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不用怕,爸爸站在这里看着你。”女儿听话地跑到那位年轻妈妈身边,说:“阿姨,那些垃圾是您留下的,请您回去捡起来。”年轻妈妈愣了一下,满脸通红地说:“小妹妹,你说得对,阿姨这就去捡。”说完转身往回走,母子俩很快把地上收拾得干干净净。

  看着母子俩将垃圾送进了垃圾桶,钟丛荣忍不住感慨:“人们还是挺愿意改掉坏习惯的。”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捡垃圾这件事坚持下去,不仅要捡,还要大力宣传和劝导,改变身边乱丢乱扔的人。

  宣传和劝导,跟丢垃圾的人“死磕”

  在海滩上捡了十多天垃圾后,钟丛荣果然把捡垃圾的习惯带回了重庆。每天早上,他先在小区附近捡1个小时垃圾,再到公司上班;每天吃过晚饭,他去周边餐馆聚集的地方,一家一家宣传,劝导人们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他订做了3000件颜色亮丽的文化衫,前后都印有环保标语,“改变乱扔,你我做起”,“别把垃圾扔给后代”。此外,他还印制了5000份环保标语,自己的车上、员工的车上、小区门口、公园里、大街上,只要允许的地方,他就贴上环保标语。

  为了更好地影响和改变员工,钟丛荣在公司制定了环保细则:“乱扔一次垃圾罚款5元,乱扔两次垃圾罚款翻倍”“剩饭一次向工会捐款5元”等,罚款数额不大,但执行起来非常严格。一个跟他干了十几年的老员工,因为乱扔烟头被罚款几次,心中很是不满:“一点小事,至于这么较真吗?”

  一开始,妻子并不反对钟丛荣捡垃圾,但见他如此投入,眼里只有垃圾,就不高兴了。以前,钟丛荣一下班就回家陪妻子儿女,如今,他每天吃完晚饭就出门捡垃圾,有时还邀请母女俩,说:“我们一起去捡垃圾吧。”一听到“捡垃圾”3个字,妻子就气不打一处来,扭头不理他。钟丛荣不知道说什么,拎了袋子悄悄出门,一路走一路捡垃圾。

  来到附近的美食街。走过一家家餐馆,钟丛荣发现餐馆里面的垃圾更多,很多食客一边吃一边丢,全然不顾桌子底下是什么样子。思来想去,他决定走进餐馆去劝导。有些老板不待见他:“别得罪了我的客人。”钟丛荣被拦在门外,他就进去掏钱随便点一个菜,其实是为了宣传环保。可他往往还没讲几句,就被面前的食客制止,“哪来的环卫工,太吵了!”“吃个饭管这么多!”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塞给他10元钱,讥笑道:“乞丐的花样还真多啊!”还有一次,钟丛荣劝告几位喝酒的客人不要乱丢烟头和啤酒盖,一名男子借着酒意竟将他推倒在地,摔伤了他的肋骨。

  类似的事情多了,妻子十分担心,就跟他生闷气,两人的交流越来越少。“冷战”了几个月后,妻子下了“最后通牒”:“你再跑出去劝人,我就跟你离婚。”夫妻关系紧张让女儿的情绪受到了很大影响,她不再愿意坐爸爸那辆贴着标语的车上学,也不愿意爸爸参加家长会,甚至在小区里见着穿文化衫捡垃圾的爸爸,也装作不认识,扭头就跑。

  那段时间,钟丛荣感觉自己被孤立了,妻子不理他,女儿躲着他,加上正值冬季,进出开着暖气的餐馆捡垃圾,冷热变化让他患了重感冒。躺在床上,钟丛荣心里百感交集:继续劝人不丢垃圾吧,与家人的关系可能会越来越差;对丢垃圾的行为视而不见吧,自己又做不到。

  那年春节前,在法国留学的儿子回来度假,为缓和家庭矛盾,钟丛荣特意安排一家人去法国旅游。远在异国他乡的一家人发现,无论走在哪里,脚下都干干净净,没有什么人乱丢乱扔;吃自助餐时,人们按需索取,无论大人小孩,没人剩菜剩饭;即使有人不小心将垃圾落下,陌生人也会悄悄拾起。妻子忍不住感叹:“这里可真美呀!”钟丛荣说:“什么时候我们的环境也能像这样美?要靠每一个人努力。”

  妻子温和地说:“我知道,你想改变环境,可你不能不重视自己的人身安全,你要避免与人发生冲突。”钟丛荣点头道:“我承认我劝人的方法有点直接了,以后我一定好好与人沟通,心平气和地说话。”钟丛荣紧紧拉着妻子的手,两人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5年坚持,环境一点点变好

  2017年,儿子学成回国,到钟丛荣公司任职。一天中午,儿子正在食堂吃饭,突然有客户找他,他放下筷子就走,却因此触犯了“剩饭一次向工会捐款5元”的规定,被罚5元。儿子没觉得委屈,反而支持父亲的做法:“老爸的环保理念非常好,让人敬佩。”

  最让钟丛荣感到高兴的是女儿态度的转变。有一次,女儿学校组织郊游,钟丛荣想参加,女儿却向他提出条件:“不许捡垃圾!”“如果你的同学没有人乱扔,我就不捡。”钟丛荣勉强答应。结果,刚到郊外,很多家长就开始乱丢垃圾,钟丛荣实在看不下去,就找到女儿的老师,征得同意后,他套上文化衫,拿出鐵夹子,打开小喇叭,一边捡垃圾一边宣讲:“请家长朋友们看看自己脚下,不要把乱扔垃圾的习惯教给孩子……”

  听到爸爸的宣讲,起初,女儿蹲在地上,不敢抬头。就在这时,有一位同学走到她身边,十分羡慕地说:“你爸爸是保护人类家园的大英雄!”女儿这才慢慢抬起头,只见很多家长正在弯腰捡垃圾,还时不时对她的爸爸伸出大拇指。

  从那以后,女儿的态度改变了很多。她不再反感爸爸穿着文化衫出门,也不反对爸爸捡垃圾,有时还会和爸爸一起出去捡垃圾。后来,学校举办家校联谊活动,女儿都主动邀请爸爸,父女俩一起穿着文化衫走进校园,宣传环保知识。

  2018年底,钟丛荣退休了。很多企业家朋友邀请他参加各种活动,他却自嘲道:“我没别的爱好,就喜欢捡垃圾。”每天,他早早出门,从小区出发,将周边几条街道捡得干干净净,遇到扔垃圾的人,他依然忍不住上去劝导几句:“环境的美化靠大家,请让垃圾回到垃圾桶。”

  “我陪你一起捡垃圾吧。”妻子的加入让钟丛荣特别感动。如今,他们每天早上一起出门,晚上再一起回家。渐渐地,他们的行动带动了很多人。有时候上街捡垃圾时,他和妻子后面会跟着很多志愿者。一些企业家朋友也加入了他的队伍,带上家人一起捡垃圾。曾经认为他多管闲事的亲戚和邻居,也纷纷穿上他赠送的文化衫,出门捡垃圾。

  钟丛荣锻炼时结识了一位藏族朋友,自从加入捡垃圾的队伍,那位朋友每次回老家都要发动家人和孩子们上山捡垃圾,还把钟丛荣送给他的文化衫穿上了海拔6000多米的高山。“山上垃圾很难收集,如果自然分解不掉,就永远留在了那里。那里是长江源头,我们喝的水不能被污染。”看到朋友发在朋友圈的话,钟丛荣欣慰地笑了。

  在钟丛荣影响下,他居住的小区里几乎无人再随意丢垃圾,小区变得干净整洁;美食街也变得干净清爽,曾经被餐馆老板随意堆放垃圾的空地,如今成了周边孩子们的“游乐场”。

  现在,钟丛荣偶尔会带家人出门旅行。无论走在哪里,他都不忘捡垃圾,即使在国外,他也悄悄跟在游客身后,拾起地上的垃圾,并真诚地劝导:“我们是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代表国家的形象。”

  捡了5年垃圾,钟丛荣受到一些媒体关注,也得到各种荣誉,他先后被评为“重庆好人”“中国好人”,他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面对众多赞誉,钟丛荣淡然一笑:“荣誉对于我来说,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更多的人正在接受环保理念,改变乱丢乱扔的习惯。”钟丛荣和妻子约定,余生只要走得动,就不会停下捡垃圾的脚步。

  付狄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