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来源:中国市场
  • 关键字:健康中国,杭州健康产业,新药港
  • 发布时间:2020-07-11 12:28

  [摘 要]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明确了发展健康产业的决策后,健康产业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推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转型的新引擎和新动能。通过梳理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健康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健康中国”背景下杭州健康产业发展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健康中国”;杭州健康产业;“新药港”

  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公众健康消费意愿的提升,健康产业越来越显现出很强的刚性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杭州作为目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健康产业,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产业增加值高于GDP增速,但受政策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出现增长趋缓、动力不足的态势。文章通过分析杭州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剖析存在问题,提出杭州加快推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杭州市健康产业的现状

  杭州发展健康产业起步早、基础好,早在2000年,杭州就提出“新药港”建设战略,大力扶持生物医药、健康服务等医药产业发展。2014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以医疗服务、护理与康复、养生保健、健康信息、健康管理、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行业为重点,立足“提升杭州、服务全省、示范全国”的目标定位。2016年《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医、养、康、健、药”五大产业导向,“一核两带”的产业空间布局。2018年《关于促进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把杭州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城市,并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健康产业已成为杭州市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据杭州市统计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杭州市健康产业增加值663亿元,增长16.5%。2017年,杭州市健康产业增加值749亿元,增长10.4%。2018年,杭州市健康产业增加值809亿元,增长10%。总体来看,近年来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涌现出贝达药业、华东制药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医药制造企业,以及以微医、智云健康等为代表的医疗健康独角兽企业。同时,在健康产业领域形成了优秀人才和较高技术的集聚效应。如西湖大学就拥有40多位生命健康领域世界知名专家学者,还产生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根据中国生物工程协会发布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蓝皮书2019》报告,2018年杭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8位,国家一类新药数量和通过仿制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数量均位居全国第4位。

  2 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空间受限

  目前缺乏符合医药产业发展的三类工业园区,加之技术改造和环保总量的限制,导致部分引进医药产业大项目难以落地,甚至一些现有发展较快企业所需用地也无法有效解决。

  2.2 产品功能趋同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各地都将健康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发展,如何避免在产品和服务上的雷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具有杭州品牌特色、提高竞争力。

  2.3 人才支撑不足

  杭州健康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研发人员缺口比较大,主要表现为健康产业人才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并存,高端研发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跨领域复合型人才比例偏低,健康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

  2.4 研发投入不足

  研发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与国际知名药企(如诺华、辉瑞、罗氏等科研投入达到15%以上)相比,研发投入明显偏低。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研发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研发投入不足,企业活力有待提高。

  3 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健康产业政策支撑

  确定健康产业在区域的战略地位,将健康产业发展列为经济类专项规划,制定健康产业总体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形成完备的健康产业规划体系,为健康产业的未来制定清晰可靠的发展路线图。从体制上,打造国家级、省级创新特区,相关体制改革先行先试。从政策上,制定鼓励健康产业发展的人才、金融等一系列政策。从监管上,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明确业务主管部门、监督主体及市场准入、产业标准等事项,提高行业监管力度。从产业引导上,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知名度的健康品牌和健康产业集群。从环境营造上,系统传播健康知识和信息,营造有利于健康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時,要合理布局健康产业空间布局。

  3.2 构建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

  3.2.1 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系统

  医疗健康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行业,涉及供需两端等多个主体,每个主体内部又有自己的生态链,如供方涉及多元化、多层级的服务主体,还包括商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以及完整的药品、医疗器械产业链和信息化支撑体系。互联网+医疗健康并不能独自存在,要构建一个以医疗健康大数据为核心的开放平台,融合政府、社会、市场多方资源,形成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独特的医疗健康生态系统,实现共赢,促进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的携手发展。

  3.2.2 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

  全面借助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大健康框架体系,不断深化智慧健康建设,全面实现医疗健康数据高度整合和互联互通,在有效解决健康事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与互联网医疗健康、生物医药、健康管理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在重大高发疾病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精准健康管理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创新远程医疗、个体化治疗等健康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缩短医药生物研发周期、降低成本,破解我市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原创性技术专利不多的技术瓶颈,从而实现生命健康产业的弯道超车。

  3.3 拓展健康服务内涵

  3.3.1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推进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设,健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实施“治未病”健康计划。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技术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做大做强清河坊历史街区、五柳巷历史文街区等中医养生特色街。

  3.3.2 发展健康旅游疗休养产业

  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资源,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疗休养行业,满足不断增长的高端疗休养需求。着力在三江(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三湖(西湖、湘湖、千岛湖)规划布局一批特色疗休养机构,形成特色疗休养产业群,形成集湖滨疗休养、风景疗休养、山地疗休养、森林疗休养于一体的多元化疗休养行业发展格局。

  3.3.3 发展健康养老服务

  以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为载体,推进医养结合和护理型养老体系建设,为自愿签约的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健康体检、保健咨询、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提升居家健康养老服务水平。鼓励社会资本以新建或改扩建形式举办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支持和规范老年地产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住宅、老年公寓等老年生活设施建设。

  3.4 激活健康消费新引擎

  3.4.1 普及健康新理念

  持续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新兴媒体资源,引导市民树立科学健康观,更加有效地推动全社会重视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扩大生命健康产业的内生需求。

  3.4.2 发展健康文化产业

  培育专业化健康教育、培训以及营养等方面咨询机构,深入社区和单位开展各类健康咨询服务。重视市民心理健康,举办各类心理咨询机构。支持运用智慧健康技术开展在线健康教育、健康知识宣传、网络诊疗咨询等新型健康管理服务。加强健康文化傳播与交流,支持创作健康文化精品,举办健康促进论坛、健康产业博览会、群众性健康文化活动,丰富健康消费多元供给体系。

  4 结论

  健康产业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贯穿人的全生命周期,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能对众多上下游产业发展产生强劲的带动效应。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高质量发展健康产业,是杭州加快转型发展重要的产业路径,也是培育增强经济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王建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