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不出第二个张大奕的如涵,还需讲个好故事
- 来源:电脑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网红电商,头部玩家,直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7-19 15:25
6月 3日“,网红电商第一股”如涵发布了 2020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截至 2020年 3月 31日的季度及年度)业绩报告。其中“,2020财年 GMV突破 40亿”“、服务收入激增 101%”等数据,让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看好的声音。
但即使如此,也没能改变如涵仍在亏损的现状。看似良好的发展势头下,风险也在暗潮涌动。因高度依赖“一人撑起一家上市公司”的网红张大 奕,如涵“旧患”犹在的同时,也没能及时跟上直播带货的新潮流。
这个在网红电商时代大放异彩的头部玩家,在直播电商新风口中逐渐落后。业务陷入困顿、股价持续低迷局面下,如涵需要讲一个足够打动 人心的新故事。
无法剥离张大奕的影响力
“尽管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对本就属于 我们行业淡季的第四季度产生了影响,我们仍然整 体完成了强劲的运营和财务业绩。”对于 2020财年 全年,如涵的创始人、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孙雷如此总结。
然而,如涵的境况没有孙雷说的这么乐观。从 财报数据来看,如涵在2020财年的净收入总计为 人民币 12.959亿元,较之去年的人民币 10.934亿 元上升了 19%。但其归母净亏损为人民币 9250万 元,同比扩大了 26%。收入增长主要归功于,作为如 涵两大主营业务的产品销售业务及广告、营销等服 务业务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0年全年来自产 品销售的收入为 9.926亿元,同比增长 5%;服务业 务收入为 3.032亿元,同比增长 101%。
对于产品销售业务及广告、营销等服务业务来 说,前者是通过签约网红带动自营店铺产品的方 式,实现自身销售增长带来盈利,后者是以签约网 红为第三方商家提供营销服务的方式,带动商家销 量增长收取服务费。
换言之,两者都离不开网红这个让如涵发家致 富的基本盘,甚至于如涵还在有意加强网红的孵化与运营。财报显示,如涵的网红数量已经由 2019年 3月 31日的 122位增加到了 2020年 3月 31日的 137位,同比增长了 12%;平台业务模式下服务的 品牌数也自去年的 507个上升到了 2020财年的 735个。
当然,这完全符合如涵在招股书中提到的“公 司致力于培养网红(KOL)”的说法。但在此情况下, 就不得不关联到如涵的成本问题。
据财报显示,如涵在 2020财年的营业成本为 人民币8.061亿元,比去年的人民币 7.514亿元增 加了7%。其中最大的一笔支出,就是高达人民币 3.052亿元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很显然,着力孵化网 红必然伴随高昂的营销成本。更遗憾的是,巨额成 本却未能带来更多如张大奕这样的顶级网红,更无 法让其借此获得更多收入以扭转自身仍未盈利的劣势。
时至今日,张大奕、大金、莉贝琳这三位顶级网 红仍然是创收的主力军,不仅有带货 GMV超过 1 亿元的数据打底,其影响力还在不断升级———2020 财年头部网红的自营店铺,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 比增长 40%。至于如涵控股旗下除三位头部主播 以外的 156名网红,在 2020财年实现 GMV共 6.58亿元,甚至不足公司整体 GMV的 40%。
在这种高度依赖于头部网红的新型商业模式下,她们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如涵的命脉。此前,张大奕就因身陷负面舆论的旋涡,让如涵股价一度跌超 10%,一夜蒸发 1.5亿元人民币。
也正因如此,海外投资者对如涵一直持保留态 度,其上市就遭破发,此后股价始终徘徊在发行价之下就是明证。
直播风口下,如涵还未站稳脚跟
可见,如涵虽然借张大奕占尽了网红电商的先 机,却没能跟上网红经济更新迭代的步伐。
在时长为 7小时 13分钟 31秒的淘宝直播首 秀中,以张大奕为首的如涵网红团队的确收获了不 错的成绩。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大背景是,薇娅和李佳琪此时已经在直播带货领域达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以他们为首的头部梯队相比,如涵旗下网红团队的影响力相差甚远。
2019年双十一预售当天,薇娅的热度为 55576 万,李佳琪的热度为 33658万,而张大奕的热度值 还不到 3000万,差距明显。
最大的 IP尚且如此,更何况张大奕旗下的其他网红。
虽然在长期积累的网红资源基础上,如涵与微 博、抖音、快手、B站等主流社交平台都达成了战略 合作,提前为其电商直播业务的发展铺了路。现实 却是,在直播电商时代,如涵没能培养出第二个“张 大奕”来带动自身再一次实现突围。
令包括如涵在内,以网红为直播切入点的玩家 们感到不安的是,电商直播的格局在疫情期间还逐 渐有了变化,各类精英主播层出不穷,甚至比李佳 琦、薇娅的热度更高,“人人皆主播,万物皆可带”的 新时代拉开帷幕。
当直播带货的浪潮越滚越大,精英主播的入局对于传统主播来说,必然是一场重大冲击。也意味着,如涵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全力加强自身水平来 避免成为炮灰。对还未在直播电商风口中站稳脚跟 的如涵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回购股票只能解一时之困
为改变当前业务陷入困顿、股价持续低迷的局 面,如涵近日公开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股份回购 计划反映了我们对增加股东价值的承诺以及对公司 经营基本面和长期前景的信心。”
据悉,此次回购计划中,如涵预计将使用现有的 现金余额进行股票回购,回购至多 1500万美元已 发行的美国存托股票(ADS),回购期不超过 12个 月。作为向股东分配利润的一种形式,回购的确能起 到增厚 EPS并提振短期股价的效果,是美股稳定市 场的惯用大招。但如涵的回购计划很有可能只是一 颗烟雾弹。
近年来,有不少美股上市公司都进行过股票回 购计划。如苹果和通用电气都曾宣布回购超过 500 亿美元股票的计划,高通、百事、美国运通和默克等 公司也宣布过近百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与其相比,如涵“至多回购 1500万美元”的说 法有更大的操作空间,毕竟就算只回购 1万美元也 在这个范围之内。再加之,站在当前市值才 3.44亿 美元、市盈率为 -129.67%的如涵角度,1500万美元 并不是一个小数字,真要全额换取短期的股票红利 需要深思。
不过,股份回购计划的预期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从该消息一出,如涵股价早盘大涨逾 11%就可以看 出来。这还不够,若要从长远的发展考虑,如涵只能 依靠强劲的业务成绩及良好的财务表现,才能让相 关投资者重拾信心。
在过去一年中,如涵选择的发展方向,是将业务 重心从自营模式不断向平台模式(平台服务)过渡。 相关数据显示,其自营模式下的网红数量已经从 2019年 3月 31日的 14位,减少至 2020年 3月 31 日的 3位;店铺数量也由 56个减少至 19个。
国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服务收入属于轻资产 业务,拥有更大的灵活度,更适合新培育和新孵化的 中小网红尽快出道,找到符合她们快速变现的方 式。”
如涵已经找到了一套新的发展逻辑。其在该业 务上取得的最新成绩为,实现服务收入 3.032亿元, 较去年同期的 1.507亿元增长了 101%。但相比于 自营业务,平台业务下的服务收入占比仍较小,后续 发展如何也还有待市场考验。
而现在,更加清楚的是,如涵迫切需要讲出一个 除张大奕之外的好故事。
许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