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之笔,探寻中医奥妙

  • 来源:创作评谭
  • 关键字:报告文学,文化因素,敬畏
  • 发布时间:2020-09-11 17:10

  由江西修水作家詹文格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寻路中医》2020年3月由安徽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当月便入选中国出版协会文学艺术出版工作委员会下属40余家专业文学出版机构联合推荐的3月好书榜。

  这部历时四年创作的报告文学是江西纪实文学门类的重大收获,也是我国首部展现中医生存与发展宏大主题的作品。

  《寻路中医》既有报告文学直面现实的勇气,又有非虚构现场描摹的逼真细节,还有散文叙述的优美语言。更重要的是,这种兼容不单是一种对文体形式的转用或模拟,而是带进了新的思想因素、文化因素和美感因素,它能给读者以一种更具有创造性、想象性的思维空间,激发读者再创造的阅读体验。

  中医是一个宏大的学术领域,也是一个厚重的文化主题。中医学不像西方医学,只作为单纯的医疗科学来看待。中医学包含了哲学、人体学、环境学、天文学、气象学、矿物学、植物学,以及其他重要的人文学。

  贯穿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中医药文化,就如难以逾越的珠峰,穿越这条漫漫长路,面对辽远壮阔的世界,向远方进发。作者在大量的田野调查中,对这个选题充满了敬畏,因而用真诚的写作姿态去对待创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将近一年的采访过程中,作者穿越几十个省市,深入田间地头、中药材市场,了解中药材种植、加工、储存、销售等情况,了解中医药大学教学科研情况,了解中医院、中医科研部门的发展情况,了解民间中医、祖传中医的生存状况……

  在日积月累的行走中,不仅可以吸收养分,激活思维,丰富想象,还能获取更多的一手资料。这部作品围绕中医是中国的独创智慧、属于独树一帜的医学,中国是中药大国、是中药的发源地这个中心分析阐述,找准其要害,展示现状,探问中医药遇到怎样的瓶颈、它的未来又在哪里。作者以锐利的目光发现问题,分析根源,洞察入微,见解独到。作品从微观与宏观的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本质,并将目光由国内投向海外,进行对比。

  阅读《寻路中医》不仅增长医学知识,同时也有一种重温传统文化之感。就像书名所描述的一样,作者为了弄清破解中医这天书般的难题,一路寻访,既领略了祖国各地的药都胜景,也看到了庞杂纷繁的药材世界的各种光怪陆离的景象,凭着过人的胆识与机敏一次次揭开隐藏在华丽表象下的阴影。

  在安徽亳州,作者深入几家粉碎药材的作坊,正在拍摄制假造假的证据时遭到一伙人的谩骂与围攻,几经周折才脱险。在湖北蕲春的李时珍故居,他巧遇一个种蕲艾的女子江满春,详细地记述了她将艾叶这种极普通的野草培育成特殊的保健药草的过程。在河南禹州,他特地采访了在中药行工作了70多年的老药工朱青山,并为他艰苦卓绝的工匠精神所打动。

  作者来到长白山下的抚松县万良镇,这是我国最大的采参地。看到刚采挖出来的人参堆成小山,以斤论价。为了摸清人参种植情况,他在出租车、三轮车司机的指引下,经过三四次转道,才进入种植基地。一路走来,耳闻目睹,发现人参背后同样问题重重,市场上打着“仿野生十年林下参”的招牌,实际上绝大部分是规模化种植,下激素、施化肥、喷农药的园参。

  制约中医发展的最大原因是什么?暗访多地药材市场之后,作者发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乱象比比皆是。如此下去“中医将亡于中药”的警示,也许不是耸人听闻。

  为了调查中医诊治的情况,作者还走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这是国内最著名的中医院之一。花宝金教授是该院擅长治疗肿瘤的专家,平时患者趋之若鹜,一号难求。对于上述状况,作者与花教授一样深感忧虑。

  报告文学讲文学性也求真实性,既探求史料也观照现实。作者游刃有余地穿越于历史与现实、文学与新闻的交互运行中。他纵览中医学文献,不仅阅读业界熟知的医著,对一些掩埋在历史尘埃中的古籍也找来参阅,如较详细介绍了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的一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作者强调,经验之书生命力是长久的。书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如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汤、逍遥散等挽救了不少危重病人。作品中进述了如何古为今用,去伪存真,以深钻细研,掇其精华。在当年治“非典”、今年治新冠肺炎中,中医药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寻路中医》既是漫漫长途中一次特别的医路探访,也是悠悠文化江河中一次饱蘸激情的诗路巡礼。无论是对医典医宗,还是对药王医圣,作者都饱含敬畏与钦羡之情,以诗情荡漾的笔墨叙说着那一个个刻骨铭心的人物,那一次次非同凡响的相遇……写到《诗经》时,作者这样深情地描述:“这些植物既是《诗经》中的香草,也是本草中的药物。它陶冶人的精神,又医疗人的肉体。一株普通的草也有神性的光芒。”路过黄州时,作者思绪万千,“此行既像怀古,又像探幽,穿行在历史的云烟中,又多了一番人文意味”,想到屡遭贬谪的苏东坡在黄州、在儋州(海南)也曾授医药知识与百姓的故事,古今医文相通,在一代文豪身上依然闪耀其光辉。在蕲州古镇,雨湖之滨建有李时珍纪念馆的陵园,伸手抚摸那128尊药材石雕,顿感它们静静地簇拥着李时珍塑像穿越岁月永恒绽放。在亳州华祖庵见到神采奕奕一脸慈祥的华佗,更是虔诚叩拜,一心默念,对这位开“开圃种药”先河的医祖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在经过实地考察与周密思考的基础上,作者从人类普世价值出发,在宏观上对中医的未来提出了全新的观点—人类正在追求回归自然、崇尚返璞归真的新医学理念,所体现的正是中医药的特有优勢。

  世界对中医药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各种疑难病慢性病的复杂变化,将现代医学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难题推到了中医面前,而这也给中医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人类不灭,中医不休。”作者从大量的研究数据中让人们树立起中医自信,郑重指出,中医是当前最有可能带动我国医学科技领先世界水平的医学技术,也是最有可能对人类健康事业产生积极影响的一门学科。

  纵观全书,《寻路中医》既有对中医药漫长历史的回顾,又有对中医药现状的中肯评价。它的出版,是作者对我国中医事业发展贡献的一个重要学术成果,也是文学跨界的大胆尝试,不仅是医学业界内的大事,对规范国家中医政策、确定中医社会定位、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修水报社)

  吴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