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有多大

  • 来源:方圆
  • 关键字:外来物种,食物链,保护区
  • 发布时间:2020-10-21 11:25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2008年到2010年,原环保部开展的第二次全国性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显示,我国共有488种外来入侵物种。据悉这次的数据较10年前增加了三成以上。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有多大呢?为何要警惕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渠道更趋多样化,总体来看主要包括自然入侵、无意引进、有意引进三大类。大规模的入侵物种往往能改变原有物种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链,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泛滥成灾。

  一些外来入侵物种之所以危害大,是因为它们繁殖迅速,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且由于缺少天敌制约,往往肆意生长为当地新的优势物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介绍,2004年首次出现在广东湛江的红火蚁,原产于南美洲,其食性杂、繁殖力强,习性凶猛、竞争力强,在新入侵地易形成较高密度的种群,威胁农林业生产、人畜健康、生态环境、社会安全等。现在我国已有300多个县区监测发现红火蚁。红火蚁攻击其他昆虫、鸟类、鸟蛋等,对生态破坏很大。小龙虾被很多国人视为美味,但在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龙虾的泛滥已成为一种灾难。在保护区,小龙虾打洞、吃鱼虾、水草、烂泥,多只小龙虾聚在一起能够吃掉近一尺长的鱼类,水中各类虾都逃不过小龙虾的侵蚀,各种水草也成为小龙虾的食物。小龙虾泛滥明显打破了很多地方的生态平衡。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互花米草蔓延超过6万亩,挤占了当地物种生态空间,滩涂底栖动物密度降低60%,鸟类觅食、栖息生境大幅度减少,严重威胁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科研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安东说,互花米草根系发达,可长至50~100厘米,植株长势旺盛、非常厚密,逐渐侵占盐地碱蓬、海草床生境,不利于鸟类生存和迁徙。

  外来入侵物种可以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风险,危害粮食安全。比如,2019年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已扩散至全国25个省份近1500个行政县区,去年全国发生面积1500多万亩。在广东,部分地区玉米田块危害植株率超过60%,没有及时喷药防治或防治不到位的玉米田块,危害植株率甚至达100%,几乎绝收,同时也危害甘蔗、花生和香蕉等作物。在我国南方常见的福寿螺,可以造成水稻减产7%~15%,严重时可减产50%,甚至绝收。一旦大规模暴发,将对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一些进入养殖水域的外来鱼类,不仅增加饲料消耗,更降低了渔业产值。部分捕食性外来鱼类,如鳄雀鳝等,更会造成养殖水域的绝收。

  业内专家呼吁,鉴于外来入侵物种传播快、分布广、影响大,要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守好国门,强化口岸检疫查验和执法,有效防范。(解答人:媒体 西安发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