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我的孩子写出那篇高考作文
- 来源:视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考,孩子,道德压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11-06 10:30
很庆幸,我已经不用参加高考,也不用再写高考作文了。我也不是高考作文的阅卷老师,尽管可以对浙江考生的那篇满分作文品头论足,但并不用承担实际责任。
但不妨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写出那篇作文的是我自己的孩子(这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更有可能发生),我会对他怎么说?
我大概会说下面这些话:
高考作文本来就是功利色彩极为浓重的文体,目标读者非常明确,就是阅卷老师;目的也很单一,就是拿尽量多的分数。从这个角度来说,你的这篇文章目的已经达到。最后得满分,也许有些夸张,但扪心自问,如果我是阅卷老师,大概也不敢给太低的分。你的作文如今引发社会热议,算是“破圈”,纯屬意外,不用对此有太大压力。
一个人说话、写文章,是要看对象、分场合的,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用户意识。我们这些大人,还都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更不堪的人连做梦都鬼话连篇,连在自己的家人面前都道貌岸然。面对几乎决定一生命运的高考,做些言不由衷的文章,其中的道德压力不该归咎于十几岁的高中生,但你要尽力做到对自己诚实,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在撒谎,别把逢场作戏当成了真的。这才是一个人更应该坚持的品德。
你要知道的是这样的文章是不是你真正想写给自己的,也要知道那些平时语文课上高分作文训练出来的文字,到底具有多少真正的价值。如今你又有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一篇本来只是写给几个阅卷老师的文章,被成千上万的人批阅。作为一个心理强大的人,你挨的那些骂要听着,希望能让你警醒、反思、调整自己。对于一个即将成年的人来说,直面这一真相,比试卷上的高分、如愿考上的大学更有价值。
我们乐在其中的,就是把一些莫可名状的人、事、情反复推敲、恰如其分地写出来。
你要意识到,这篇文章即使作为一种高分策略,也可能不是最好的,更不是唯一的。你一定要追问一下自己,还有没有更好的写法?你如果能事先知道这篇文章可能带来的争议,就是一种更有价值的思维训练。它既有可能得高分,也有可能陷阅卷老师于分歧乃至为难境地。如果遇到敢于给你打低分的老师,你能否承受相应的后果?
你这样一篇难得一见的高考作文,让阅卷老师也承担了风险。高考作文,需要的是安全,而不是争议。明白了写作场景的局限性,你就不必再纠结纠缠,“我笔写我心”的理想境界不适用于此时此处。
我更想与你探讨的是,抛开“高考作文”这一语境,你是否自己打心眼里也相信这是一篇好文章。
我们的成长,都需要从他人、外界汲取养分,在启迪中激发形成自己的见识、思想和智慧。一个个自我,是由一段段经历、一个个故事、一本本书、一部部电影、一句句格言、一条条微博和朋友圈、一次次点赞和挨骂养成的,参考、借鉴、引用并没有错,但更有价值的是将这些内化成自己的。你的这篇文章被诟病最多的是引经据典,辞藻堆砌,别人的闪光点处处可见,却很少看到你自己。
马三立先生言相声之道:句句是彩,就没有彩了。文章同样如此,句句高潮,全篇也就毫无波澜和节奏。你追求通篇都是格言金句,奇峰崛起,一千多字的文章可以铺陈出几万字的内容,思想密度浓得化不开,自己没有喘息,读者也没有歇脚的间隙。只有密不透风,没有疏可跑马,这是一种审美的极端疲劳。
文章常见的两种毛病,词不达意、意不胜辞,前者很容易看出来,也是最常见的贫乏和不足,而后者往往还被理解成逸兴横飞、才华横溢。仔细看看你的这篇文章,去除那些修饰、佐证、曲折和繁复,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可能用几十字、几百字即可更通畅直白地说清楚。孩子,请允许我不客气地提醒你:过火是最大的俗气。
我们写文章,是希望对方精准高效地理解并接受你想要传达的意思,还是期待对方震惊于你的学识和才气?只要不是虚荣过度的人,都会选择前者,但往往又不自觉地本末倒置,沾沾自喜于所谓惊才绝艳的效果。这样的秀和晒,骨子里是对读者的不尊重、不体谅,同时也是一种不自信。你需要知道,通过展现自己读书多、懂得多、见识多而得到的首肯和倾慕,既不值钱,也不长久。
自己读自己的文章,前几遍(甚至前几天、前几年)都是洋洋自得,这样的自恋是所有人的通病,青春期更是高发。你当然有权力、有理由玩味自赏,但我希望在你探究的路途上,不只是吸纳新的,也要时时反刍旧的;不只是追求这一端,也要体验理解另一面。关于你的正在形成的文风,固守之余,希望也可以看到另一端的意蕴:高远,疏落,洗练,平实。
说起来,写作太难了。一个中学生所学所考,多是比拼记忆和逻辑推理,只有写作,事实上是在考验人“无中生有”的创造力;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勤学苦练的自觉和必要,写作也不例外,除了天分,更需打磨锤炼,检讨反思,努力穷尽一切可能,去寻找最合适的呈现,而非浅尝辄止,固步自封。
等你摆脱应试教育,如果还有心在写作之路上继续跋涉,就会发现人类有文字的历史几千年,无非是在寻求对世间万事万物、人性至幽至深的精准表达,这一使命远未完成,永无终点。我们乐在其中的,就是把一些莫可名状的人、事、情反复推敲、恰如其分地写出来,进而生出莫可名状的欢喜。
六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