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的“痛”与“快”

  • 来源:互联网经济
  • 关键字:交通,居民,生活
  • 发布时间:2020-12-14 10:32

  交通发达生活提速了,交通拥堵生活质量又下降了;网络发达通信便捷了,信息安全又成问题了;城市扩建楼房多了,耕地少了,生态问题突出了。“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两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已预见到城市生活“痛”与“快”并存的矛盾所在。

  多年来,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积累了经验,也形成了一些共识。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治理者应秉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的理念,制定一套满足城市全生命周期的顶层设计,构建数据融合与共享的统一城市数字底座,完善政府、企业、智库、公众四方协同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从而实现万物智能互联。当我们认识到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有机体,就更加会把智慧城市看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必须有战略思维。“筑城卫君,造廓守民。”为管理者服务也好,为民服务也好,城市的主体首先是人。集思广益,见微知著,让政府决策科学化;协同治理,统一调度,让社会治理精准化;数据共享,化零为整,让群众生活便捷化,无一不是以服务于人为前提的,而且服务于城市管理者和普通百姓的重要性是相当的。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在诸多城市构建的城市大脑,也可以看到华为打造的“眼、脑、手、脉”城市智能体,还有深耕交通、安防、政务、医疗等领域的一些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服务,而谁又是绝对的赢家呢?前段时间,赛迪网整合赛迪研究院内及院外专家资源,加之自身的媒体视角,深入调研2019 年地方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认为北京市、贵阳市、海口市、湖州市、济南市、丽水市、天津市、深圳市、无锡市、郑州市这十座城市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它们之间有共性也有特性。比如深圳市、济南市、郑州市、海口市坚守“全市一盘棋”顶层设计原则;湖州市、丽水市、天津市、无锡市政务“一网通办”高效便民;北京市率先基于区块链技术尝试政府数据交换治理,解决数据共享难题;贵阳花果园社区前身是亚洲最大棚户区,经一系列改造后,加强了社区区域精细化治理,获得居民广泛好评。

  此前在采访郭仁忠院士时,问他心中的样板城市是什么样,他说:“论证一个城市是否为样板,需要从城市整体化、系统化、智能化、技术先进性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证,但并不表示单点突破就是错的,这要根据城市特色和产业发展而定。到底什么才能算得上样板城市,要看城市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禁得住时间的考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