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建设及标准化工作探索
- 来源:互联网经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智慧,社区,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12-14 11:05
本文通过对智慧社区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了主要建设运营模式,提出了智慧社区主要技术参考架构及功能,梳理了智慧社区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并提出了智慧社区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建议,对于智慧社区的建设及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社区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社区管理者、服务者和居民连接起来,是提高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提供基础性服务的有效形式,也是成功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基础,在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加强社区治理不仅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相关产学研用单位广泛开展了智慧社区关键技术、建设要求、运营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智慧社区创建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缺乏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风险等问题,亟待通过标准化工作加以规范和引导。
智慧社区概念
背景
从2012 年开始,智慧城市建设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与发达国家的城市有所不同,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智慧城市建设除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外,还要解决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包括城乡差距扩大、城市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服务配置不足、资源环境恶化等。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智慧城市的积极推进,我国智慧社区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政府的引导下,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展了智慧社区建设的探索,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天津等城市。选择科学合理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构建平安和谐、以人为本以及生态宜居的社区生活环境,是摆在政府和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问题。
当前,数字经济和数据成为驱动社会和经济变革的主流方式,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社会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技术要素。在此背景下,智慧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也就成为了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体现。
发展历程
智慧社区的建设也是在不断演进,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模拟社区:2000 年以前,社区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以非可视楼宇对讲系统的应用为主,采用模拟技术方式, 且对讲系统只能限于单个家庭, 没有集成平台的概念。
(2) 数字社区:2000-2012 年,在可视对讲系统应用的基础上, 加入了三表远抄、周边防范、电子巡更、闭路监控、非接触卡门禁、电子停车场等场景应用,逐步形成数字社区的概念。
(3)智慧社区:2012 年以后,通过综合服务平台及智能化技术,整合社区现有的各类服务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政务、商务、娱乐、教育、医护及生活互助等多种便捷服务的模式。构建以社区居民为服务核心,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
智慧社区是通过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 整合社区内人、地、物、情、事、组织和房屋等信息,统筹公共管理与服务等资源,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依托适度领先的智能基础设施,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区管理与服务智能化发展的创新模式。目标是将社区建设成为政务高效、服务便捷、生活智能、环境宜居的社区生活新业态,支撑智慧城市的建设。
建设运营模式
当前,受到政策、市场乃至技术的影响,涌现出不同的智慧社区运营模式,根据运营主体可以概括为物业模式、运营商模式和房地产商模式。
(1)物业模式:平台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以及基于平台的相关服务均由物业公司负责。在该模式下,需要依靠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物业管理系统和管理队伍,平台规划建设和应用成本较高,物业在运营和维护中缺少资金和实际经验。
(2)运营商模式:基于统一的平台和通信网络,运营商可以为居民、物业、政府、商户等社区关联各方提供综合性服务。通过光纤改造、有线宽带、电视盒子入户等手段, 实现“ 智慧入户”。然而,在支撑社区物业管理和政务服务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3)房地产商模式:房地产商主导的智慧社区,可以从项目社区建设阶段进行规划,能够比较全面的涵盖社区治理的各个方面,智能化建设也更加完备,但部分房地产商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的问题,在智慧社区持续运营方面需进一步提升。
智慧社区关键技术
技术参考架构
智慧社区的建设应以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 面向政府、物业、居民、企业提供管理和服务功能,主要技术参考架构应包括感知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和用户层,具体见图1。
主要功能
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应实现社区设备的数据采集、存储、交换、传输、管理、分析,并能对感知层设备进行控制,实现子系统的集成,并应至少包括下列功能:
·应提供安防、消防等管理功能;
·应提供智能家居、健康与养老等增值服务功能;
·应实现不同用户对本平台的操作和应用;
·应建立系统整体的安全机制,并符合感知层设备的安全要求;
·应具备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接能力,实现社区级的支付通道功能;
·应实现与智慧城市公共支撑与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
·应支持智能家居云平台和建筑及居住区云平台的建设。
智慧社区体系建设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推动制定智慧社区领域的国家标准9 项。其中,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管理智慧社区国家标准,主要涵盖智慧社区总体要求、物业管理、通信网络、信息箱、综合服务平台等方向。
下一步工作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社区治理的深入融合,智慧社区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将会不断,带来更加便捷、智能、安全的社区服务,基于此趋势,智慧社区标准化工作应重点推进以下三个方面:
(1)健全标准体系。基于社区治理和服务中的应用,以及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实践,从总体要求、基础设施、平台要求、数据管理、评价、安全技术等方面,对智慧社区相关标准进行梳理,建立健全贯穿于智慧社区管理决策和面向社会服务的智慧社区标准体系。
(2)加快标准制定。研究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城市信息模型、城市体检等城市智慧化管理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中的技术和应用。从智慧社区数据模型、物联网设备接入、综合服务平台、评价指标等关键技术要求,加快推动智慧社区急需标准的制定。
(3)积极开展试点。结合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社区开展智慧社区建设,不断总结智慧社区建设运营的特点及问题,完善标准,打造分级、分类具有特色的智慧社区,创新开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