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国最后一批贫困县摘帽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贵州,脱贫,攻坚
  • 发布时间:2021-01-03 12:04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势高且险要,到处都是连绵的大山。长久以来,闭塞、贫瘠是贵州的另一张名片,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任务重。最后的脱贫攻坚战已然打响,经过卓越的努力,牢牢掌握了脱贫攻坚的主动权。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其9个贫困县(毕节市威宁县、纳雍县、赫章县,黔东南州从江县、榕江县,黔西南州晴隆县、望谟县,铜仁市沿河县,安顺市紫云县)均脱贫摘帽。根据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和3家第三方评估机构实地评估检查反馈,9个贫困县综合贫困发生率均为0(低于3%的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错退率和漏评率均为0(低于2%的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群众认可度平均为99.12%(高于90%的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均符合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和要求,3家第三方评估机构实地评估均建议予以退出。

  脱贫攻坚整体效果明显

  “贵州大地发生着历史性巨变,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转变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书写着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贵州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李建表示,取得如今的成果,离不开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工作。

  贵州省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通过大胆实践,取得可喜成就,成为中国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近年来,贵州紧密结合实际主动作为,两年多的时间里,建成7.87万公里“组组通”硬化路;近200万群众搬出贫困大山,城乡格局和生产力布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省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2年位居全国前列;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每年减贫超100万人的速度,累计减贫89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66个贫困县全部完成脱贫摘帽,扶贫攻坚战效果明显。

  贵州的扶贫攻坚可以说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形容。从对口扶贫的城市来看,广州、宁波、大连、上海、杭州、苏州、青岛等沿海城市均对贵州进行对口扶贫,从人才支援、引入产业、智慧和健康帮扶等方面为贵州的脱贫攻坚带来了有生力量。与此同时,很多社会力量也加入了对口扶贫贵州的大家庭,如碧桂园、广汽集团、雪松控股等国内知名企业在援助建房、修路、产业落户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1月16日召开的贵州省新闻办新闻发布会透露,贵州健康扶贫工作已全面完成,通过推进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提升了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历史性地消除了农村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空白点”。实现健康扶贫工作离不开各个对口帮扶的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

  党建引领渡难关

  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不少阻碍,但是贵州依靠基层党建的力量,迅速凝聚脱贫攻坚的资源,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找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发起脱贫攻坚最后总攻歼灭战。

  贵州深入实施党建扶贫,领导挂帮、挂牌督战、派驻第一书记、组建驻村工作队、项目化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等硬核举措,筑牢了根基,凝聚了合力,取得了实效。在黔东南州的从江县,该县先后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包乡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的“三级包保”工作机制,即每名领导干部负责联系1个乡镇、包保3个以上贫困村、帮扶5户以上贫困户;105个县直部门单位与贫困村结对帮扶;6554名干部与31165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县、乡、村三级干部肩上的责任更具体、更明确。按照条块结合原则,从江县探索创新“1+19+34+N”立体式帮扶模式,即在县级成立1个指挥中心,乡镇成立19个指挥部,村级成立384个指挥所、1544个网格、207个驻村工作组,共计2129名干部下沉一线开展蹲点帮扶。立体帮扶模式不仅在疫情的时候迅速掌握人员信息,而且在疫情后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实施。

  黔东南州的榕江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双组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健全完善工作机制,高位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细落实。与此同时,坚持条专块统,由县级干部担任全县20个乡镇(街道)指挥长或常务副指挥长,进一步理顺乡镇战区指挥长到村级指挥所所长、网格员的工作职责,形成县、乡、村、网格四级统筹推进格局。近年来,榕江县向160个贫困村全覆盖选派了823名干部(含175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1581名干部下沉1541个“网格”实现驻村和结对帮扶全覆盖,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到人。

  异地搬迁走向新生活

  恶劣的地理环境是造成贵州省出现多个深度贫困地区的重要原因,高山区域、气候温差大、交通不便利、土地难以种植等是人民群众脱贫难以绕去的大山,而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一项有效措施。截至2019年11月底,贵州全省的搬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累计建成安置项目946个,安置住房45.39万套,搬迁入住188万人,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在黔西南州的晴隆县,县内喀斯特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3%,农村人均占有25度以下坡耕地仅为0.68亩,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难以在原居民点进行扶贫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刻不容缓。目前,晴隆县累计投资16亿元,建成6个县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跨区域搬迁6个安置点,广大干部发扬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走破脚皮的“五皮”精神,对5.78万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地方困难群众实施易地搬迁,实现所有搬迁对象全部稳定搬迁入住。

  同样,安顺市紫云县已完成4862户20213人的搬迁任务,并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除了在安置点完成安置居所、学校、卫生站等基本需求之外,如当地最大的安置点城南社区,就利用空置房屋办起了扶贫车间,引进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人社部门根据群众意愿对务工人员进行“订单式”技术培训后,推荐他们到相关企业就职。

  人才培养是关键

  贵州是人口大省,拥有大量优质的青壮年劳动力,长期以来都是劳务输出大省,巨大的人口红利是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推动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一步。

  毕节市纳雍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有12.16万人,其中近11万依靠就业实现脱贫。在当地贫困家庭中,务工收入所占比重超过70%。纳雍县积极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主动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签订稳岗就业协议,确保实现“一人就业脱贫一户,万人就业脱贫一方”的效果。

  从江县按照“近期就业、中期创业、远期产业”总体思路,引导群众由“自发就业”向“有组织的劳务就业”。截至目前,从江县实施有组织的劳务就业14.5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6.8万人。同时,根据摸底走访调查结果,对未就业贫困劳动力进行“菜单式”按需培训技能,积极动员有劳动能力但无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自主就业。将有劳动能力但无外出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以及弱劳动力、半劳动力纳入公益性岗位和政府帮扶就业岗位范围,因地制宜开发1000个护路员岗位、800个护河员岗位和开发了700个管水员岗位,有效为他们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促进贫困户就近就业,稳定增收脱贫。

  产业造血有活力

  据了解,2019年贵州全省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位居全国前列,“黔货出山”销售农产品320亿元,同比增长8.3%,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农产品的销售离不开扶贫工作的开展。

  纳雍县在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下,形成了山上经果林,林下套种马铃薯、辣椒、南瓜、中药材等短平快产业,林下养殖“滚山鸡”,大棚里种植食用菌的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三千万座大山”生机勃发,特色产业全面开花。目前已经形成皂角、刺梨、生态家禽、肉牛、生猪等产业在纳雍县生根发芽。

  除此之外,毕节市赫章县聚焦“脱贫实效”精准施策,着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目前,已发展核桃166万亩,累计种植蔬菜、中药材、马铃薯以及肉(蛋)鸡等产业,全县蔬菜产量25.1935万吨,产值5.7167亿元。销售15.173万吨,销售额达3.5571亿元。同时,扎实巩固好5.2万亩烤烟产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3个,带动贫困户15029户63123人。

  威宁县:34.3万人达到脱贫标准

  威宁自治县(下称威宁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目前,威宁县内314个贫困村、34.3万贫困人口目前已全部达到出列、脱贫标准,宣布脱贫摘帽。

  来自番禺区的杨绍茂此前曾作为帮扶干部挂职威宁县常委、副县长,在2017年至2020年的三年时间内一直为威宁县的脱贫攻坚出谋划策。经过无数次走访、调研,杨绍茂认为,威宁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丰富,开发潜力比较大。威宁县人力资源丰富,其中有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去外地务工,广州这边的企业用工需求正好与威宁县丰富的人力资源形成互补关系,因此杨绍茂引入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扶贫车间,去吸纳就业、带动贫困户。据了解,2020年度,威宁县引进的10家企业在2020年度新增投资4.15亿元。落地企业本年度带动贫困人口5057人,8个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口630人就业。与此同时,建立威宁与番禺劳务协作对接机制,实现向广东省转移就业1180人,帮助贫困人口实现以省内“十大员”为重点岗位的就近就业5362人。

  与此同时,杨绍茂走访中发现威宁县土地资源丰富,加上日照强、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很适宜发展高山冷凉蔬菜种植。为此威宁县扶贫工作队抓住威宁县的资源优势,在原有的马铃薯等产业基础上增加种植蔬菜品种,促进威宁县的蔬菜走向商业化。为了解决种植技术落后和销售链薄弱等问题,扶贫工作组在威宁和番禺之间来回奔走寻找企业,并在打通销售渠道和搭建平台上狠下功夫,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公司线上销售该县农产品,均起到良好的效果。目前,扶贫工作队已经为威宁打造出有产业基地、配送中心、销售门店、销售渠道和销售主体的有活力的全产业链消费扶贫体系。

  在教育、健康扶贫方面,扶贫工作注重“组团式”帮扶模式。在教育方面,帮扶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全覆盖的帮扶格局。截至2020年10月,先后组织66个批次的送教活动,送教团队共624人次,为威宁县参加培训活动的教师共11236人、学生近9886人。在医疗方面,扶贫工作对不但着重医疗帮扶,更着重为威宁县培养人才留下“带不走的队伍”。扶贫工作组将建机制、强技术、树品牌作为“三驾马车”。完善当地“5+2”重点专科建设。威宁自治县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自开展医疗 “组团式”帮扶以来,番禺区帮扶团队为威宁解决了多项医疗急需、突破了薄弱环节、带出了优秀医疗队伍、新增了服务项目,帮助威宁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未来工作重点

  2021年是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开局之年,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李建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谋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衔接,稳定完善政策体系、帮扶体系,健全完善防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更加突出产业、就业帮扶,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强化扶贫与扶志、扶智,带领群众接续奋斗。

  紫云县把解决短期脱贫与实现稳定脱贫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性采取技能培训、产业分红等帮扶措施,更主动、更有效地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全县累计选派6248名县直机关干部、教师、企业职工与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下沉到村组开展脱贫攻坚驻点包保网格化工作,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惠民政策落地落实,持续惠泽贫困户。

  而望谟县在农村产业革命的大潮下,持续通过不断探索林业工程建设、产业带动、科技支撑组合模式,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板栗特色产业,聚焦特色林业经济,竭力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生态财富转化为发展财富,并不断提升望谟板栗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如今望谟县板栗、芒果、油茶已然发展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振兴美丽乡村的上规模上水平的支柱型产业。

  编辑/张玉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