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不发朋友圈,也不写日记,但是,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用生活来治愈生活。
因为疫情,春节至今,妈妈一直不让我们回老家,她担心长途旅行不安全。但是我爸说,老妈自己的安全意识却并不强,尤其体现在到处去管闲事。
疫情高峰,小区开始管制出入,我妈自觉发挥她能量的时间到了,她曾经做过校医,还有相关管理经验。于是她去居委会报名做志愿者,但管理人员听说她年过八十,就把她劝退了。老妈很不爽,感觉报国无门,在小区里到处视察。也算天遂人愿,让她逮到一位正在处理垃圾的人戴口罩露着鼻子。她就去跟人家理论,嘿嘿,没想到棋逢对手,遇到一位退伍老兵,人家根本不搭理她。老妈耳朵不好,说话声音很响,对方一只耳朵也不好,两人一番操作猛于虎,搞得半个小区的人都听到了,最后物业出面把我妈送回家。在激烈的互相说服战中,双方情绪激动,都摘了口罩。
不过,这两个耳朵不好的人,如今成了朋友。我妈第二天去给老兵送了一个大口罩,在口罩像春天一样宝贵的时期,这个举动立马说服了老兵。我姐说,现在我妈去倒垃圾,远远就跟老兵招呼:“夜饭吃过了吗?”对方也会隔空招呼:“是啊,天开始变冷嘞。”
像我们这种借着口罩,心安理得地在小区里装陌生人的,其实并不是特别理解我妈这种特别愿意和人群发生关系的心态。每次打电话回家,我都要反复叮嘱她,不要出门,在家待着。每次她都说好,但每次我爸接过电话就会说:“你妈比志愿者还忙乎呢!”没轮上巡逻、喊口号,她就自己在小区里面来回跑着,帮忙宣传蔬菜不用买太多、菜场供货充足,帮忙把快递放在小区专架上,还分门分楼,方便拿取。经常搞得我姐很闹心,还要担心别人嫌她多事。
可是,这大概就是我妈理解的“众志成城”和“人民战争”,所以,尽管她能在道理上接受“社交距离”和“口罩人际”,但是她八十年的人生经验告诉她,她的安全感来自人群,她的光荣和使命都和人群有关。20年前我博士毕业,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房间,我很兴奋地告诉她,她的第一个反应却是:“哎呀,那太冷清了。”
也因此,当很多人说,疫情将改变我们的人际关系,我还不能完全认同。我总觉得,中国还有千千万万像我妈这样的老头老太太,虽然他们不发朋友圈,也不写日记,但是,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用生活来治愈生活。只要这些老头老太在,包子铺会继续存在,大饼油条店还会回来,你去菜场买菜,只要问一声“夜开花怎么烧啊”,四面八方就会传来三四个菜谱,告诉你夜开花的做法,也告诉你,总有那么多美好的人和事,值得用诗歌去赞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