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所学校,都传承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深邃的思想境界,严谨的科学态度,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学生发展的可靠保障。作为一位班主任工作虽然琐碎,意义却神圣。在做好班级日常工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求真、向善、自律意识,引导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这既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班主任的幸福,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一、以身作则,让学生诚实守信学会求真。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即正直、公正、坦诚,敢说真话,敢主持正义。求真是人格品质的基础,班主任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求真”良好品德的教育。
如何让学生形成正直、公正,敢说真话的“求真”品德呢?俗话说:“己不正,何以正人?”首先要靠老师言传身教。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要求学生要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先要做到。让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自己要在学生面前信守诺言,敢于在学生面前做自我批评,要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本学期,学校开展“品格之星” 评选活动,我推荐我们班的班长范玮琪,在指导她写事迹材料时,嘱咐她在事迹材料中要写上 “某某年获得广安市广安区优秀学生,多少次取得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等。第二天,我来到办公室发现有一封信放在办公桌上,拆开之后发现是班长写给我的,上面写道:“敬爱的李老师:您好!我请求您的原谅,我没有听您的话,我没在材料上写上“某某年获得广安市广安区优秀学生,多少次取得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那句话。在听了您的建议后,我很犹豫,可思虑再三,我决定实事求是写我取得的荣誉。因为我想起了您经常教导我们的话:做人要诚实,凡事不要弄虚作假。我想,荣誉就应该实实在在,诚实应该重于荣誉……”看完这封信,我感到惭愧自责。同时,我也暗自高兴:我的教育没有白费,它已经扎根在学生的心底!在当天的课堂上,我向全班学生介绍了事件的经过并读了班长的信。我肯定了她的做法,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诚恳的认错,得到了全班学生的原谅,赢得了他们热烈的掌声。
二、开展活动,让学生凝心聚力懂得向善。
班集体是师生共同的“家”,是班级所有成员心灵依靠的地方。学生对班级的心灵依靠是在一次次中形成的,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决不能忽略活动的开展,没有活动便没有凝聚力。如果教室仅仅作为上课和考试的地方,那么这个班的学生一定不会快乐!经常在班级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才是快乐的,教育才是鲜活的,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才能形成。因为活动的过程就是把集体这一概念具体化的过程,特别是班级全体成员都参加的大型活动,更是培育集体荣誉感的良好契机。所以,每学期除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庆“六一”、朗诵比赛等,还主动在班级中开展“我爱图书角”、“教室就是我的家”主题活动,让学生都参与到班级建设和管理中,感悟到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一次又一次难忘的活动,使班级始终充满生机。在这样的班集体里,没有冷漠,没有孤独,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勾心斗角,处处充满了温馨,充满了真心的祝福和鼓励,充满了团结和友爱,大家同甘共苦,共同进步……活动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学生懂得了向善向学。
三、科学管理,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会自律。
班主任仅仅重视学习素养的培养是不够的,还需要寻求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都应该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事务中来,每个人都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一旦学生加入班级管理,效率就会成倍提高,而且学生民主意识会得到增强,从而焕发出管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增强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形成。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得越充分,积极性就越高。小学生虽然年龄还小,但仍然要从小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自我管理,将班级管理工作分配到学生身上,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确保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同时,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还能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际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对小学生自我管理素养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引导:1、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和班级情况明确管理目标,如,科学规划自我学习时间,确定班级管理制度,合理安排班级各项活动等。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控制。因小学生身心发育还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好,如个别学生会因沉迷网络而兴趣发生转移,以致无法持之以恒地达成学习目标。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必须给予必要的引导与管理,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严格控制自我行为。另外,班主任还可鼓励学生采用自我激励与暗示的方法,如在房间张贴座右铭,时刻提醒和警诫自己,时常进行自我反省等;也可鼓励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自身坚韧、果断的良好品质,从而让自控能力得到不断地强化。 3、帮助学生展开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和班级设定目标的完成情况加以评价,进而根据评价结果合理调整设计。在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时,需注意避免用成人标准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不能只看行为效果,而不重视行为动机和行为过程。班主任必须引导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新时期,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敲启的大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在班级精神的耳濡目染下、在班主任的每一种正能量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会茁壮成长。引导学生在生命的成长中发现精彩的自己,走向无限的可能性,这就是我理解的最好的教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