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阅读,现状,策略
  • 发布时间:2021-01-15 19:46

  【摘要】小学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由此可见,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根本。

  1 目前我校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校的语文教师们一直在持之以恒的寻找着关于实施阅读教学的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想努力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因为新理念与就传统的碰撞,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有的语文教师无法从根本上更新教学理念,摆脱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致使“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式教学”,少数几个“尖子生”占领课堂,多数学生当“看客”等现象仍然存在于课堂之上。二,还有部分语文教师没有认真仔细阅读教学大纲,没有领悟到教学大纲的精髓,没有真正的理解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2]学习方式的具体内涵,没有明白这一学习方式的具体实施条件而盲目套用。举个例子来说,学校每次承担小学语文教学的公开课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大多数的教师都会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设计到合作学习,就是我们经常用的小组学习,有的根本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导致预设和课堂的具体情况出现差异。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深入分析学生所学的文本的难易程度、没有了解学情的情况下,就盲目的设置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研究”,不考虑“合作、研究”的价值,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担心课堂的超时,不给足学生用于研究的时间。其实,我们老师们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们的学习模式说起根源都只是形式上的教学,根本就无法落到实处,因此我们的教学就缺乏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 改进措施

  2.1 课堂上师生互动融洽,学生乐学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积极性的基础上我们在引导学习的方向。新课标要求老师其实就是在船上掌握船行驶方向的人,就是晚上的启明星,帮孩子照亮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他们开动脑筋,找到走出的路。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自由表达。

  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老师自己激情四射、兴致高昂,但学生们把自己作为旁观者不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其结果就是导致我们的阅读教学缺乏有效性。由此可见学生的乐学、好学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的乐学就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主动。我们可以想象课堂上学生积极的参与,在加上教师激情的讲,那么这堂课就是动态的,是充满活力的。在这节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一定是永久的、最为轻松的。

  2.2 达到课堂外无师自通,学生会读

  2001 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3]要想实现新课标的要求,首先必须满足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是有效的。只有在先满足有效的课堂上,我们才可以更高层次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体验课堂、理解所教授的内容、注重学生的价值取向。所以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有效阅读的方式方法。保证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顺利地进行阅读,汲取知识。

  一位老师的优质课,在她的课堂中,整节课学生的兴趣都是非常高的。她的课真正的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她设计的问题非常的有层次,对于学困生来说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对于好学生有难度加深的问题,所以说她的课堂关注到了所有的学生,保证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性。另外她还非常善于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整节课中她还不断的强调学生的坐姿等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她的这节课中,教会了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写作思路,运用写作手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

  2.3 学生学以致用,读写有效结合

  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将自己内心的流露的真实情感写出来。因此,在说话和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的技能。用什么呢?就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百花园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篇优秀的作文范本。在教学中,我们将第一个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中的写作技巧;比如说文中的整体布局,运用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写作顺序;文中运用的修饰词(美丽的森林、静谧的村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夸张等等);作者用的这一系列的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的思想情感,使自己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但我们的目标不是把一篇文读通、读顺、读透彻就结束了。我们需要将文中学习到的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读写有效结合。

  3 结语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成友.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105.

  [2]俞新明.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4(9):148.

  [3]周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6 (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