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幕后:战斗机塞满五千平影棚,完成度远超《流浪地球》

  • 来源:电影中国
  • 关键字:摄影,摄影棚,道具
  • 发布时间:2021-01-28 10:48

  很多人都知道,《金刚川》拍摄时间非常紧张, 3月份立项,7月份才开始筹备,到9月份拍完,10月份上映。就在正式公映前一个多星期还在紧张的后期制作。然而电影除了格局不够大之外(没有全面展现整个战争,只是集中在修桥过桥),整体制作水准在线,服装、道具都真实还原了当时的战争。

  各种爆炸的实景特效也有厚重感,特别是美军战斗机空袭,和地面炮兵的几轮残酷交锋,都让观众手心捏着一把汗,拍的太真实、太有质感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怎么完成的呢?导演郭帆负责电影的飞机部分,和他合作的美术师郜昂解读了电影幕后制作过程。

  5000平的摄影棚被占满了

  《金刚川》开始筹备时,郜昂还在《我和我的家乡》剧组,帮助徐峥拍《最后一课》,当他开始介入《金刚川》的制作时,导演郭帆已经画完了电影分镜图,并且拍摄方向和飞机的款式也都已经确定了。

  由于郭帆负责的是美军飞机的部分,就需要制作大量的飞机模型,郭帆找到《流浪地球》合作过的MDI物理特效团队,制作了很多飞机,主要有5米长和2.5米长的飞机。

  飞机的拍摄全部在室内摄影棚完成,整个摄影棚有 5000平米,都被飞机装满了,棚顶也挂满了灯光,现场的监视器多达30多台,由各个部门使用。整个飞机的设计和制作只用了半个多月,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最终还是顺利完成了。

  战斗机找到设计图纸,完成100%还原

  《流浪地球》里的运输车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内部结构和仪表盘可以按照设想制作,但《金刚川》不同,由于是真实战争,并且电影中用于轰炸的F4U战斗机也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只能尽量还原,没有太多创作空间。

  为了忠实还原细节,剧组翻阅了大量资料,并且花钱买到了F4U战斗机的设计图纸,图纸中细化到螺丝的孔径,乃至固定的深度都有详细的标注,所以飞机几乎是按照图纸来设计还原的。

  更困难的是飞机飞行和投弹的过程中,仪表盘有很多复杂的指针,这些指针也需要逐一还原,这给制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最终剧组把仪表盘的位置设计好,上面装了玻璃罩子,指针的移动交给后期特效,为了确定指针的移动,剧组甚至参考了游戏中飞机的指针移动数据,尽量做到还原。

  细化到爆炸光效,一个镜头拍3个小时

  飞机造好,拍摄依然面对重重困难。飞机在空中飞行有各种元素的介入。针对各种场景要调整、服装要调整,同一架飞机要上去两三个演员,用来模拟不同飞机飞行的状态,指针、内部环境都需要随机调,并且演员脸上有伤,要做特效化妆,有的时候仪表盘还要溅上血等等。灯光也要非常考究,张译和吴京在地面射出的炮弹在飞机两侧爆炸,爆炸带来的光也要有真实的反馈。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美军飞行员的拍摄耗时很长,经常会碰到一个镜头就要拍两三个小时的情况。剧组只能顶着各种压力加班加点的拍摄。

  并且郭帆对细节要求非常严格,飞行员的表情要到位,嘴角有伤的画面,甚至会要求口腔内的伤口,也要做特效化妆,包括牙齿不能太白这些细节也都留意到了。

  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才让《金刚川》里张译、吴京和战斗机的隔空搏杀更加真实、有质感。而飞机无论是外部的肌理、细节,还是内部装饰、仪表盘的设计都非常到位。郜昂介绍说,其实这次飞机的设计是吸取了当初《流浪地球》运载车的设计理念和制作工序,但是有了上次的经验,这一次的制作工序更加进步也更加成熟了,而从拍摄的细节和完成度两方面来说,要比《流浪地球》高好几个级别。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