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 月21 日撰写的文章中,笔者明确指出:“ 上证指数目前已走到三-5 浪的末端,后市可能在短暂小涨之后,进入几周时间的四浪调整阶段。”实际上,1 月25 日的上证高点是 3627 点,比之前仅高出1 个点,国证 A 指也只涨了0.5%。随后,大盘便转折向下,出现了幅度较深的回调。(见图一)
由图一可见,从去年12 月11 日到今年1 月25 日,国证A 指的三浪运行时间是31 个交易日,介于卢卡斯数列的29 和和斐波那契数列的34 之间。
在指数运行细节上,方向转折也是有迹可循的。比如,沪深300 指数在三-5 浪的5 个子浪走完之后,有形成M 头的倾向,这预示着后续将出现快速调整。另外,1 月25 日,创业板指数收出少见的上影线,且接近日布林线上轨,下跌风险显然要大于上涨可能。(见图二)
那么,在急跌发生之后,又该如何判断大盘何时止跌呢?不妨先来看沪深300 指数的情况。(见图三)
如图三,K 线本身就是简明而重要的指标。在主要指数的30 分钟K 线上,均出现了少见的阴线阳线并列的“镊子线”形态组合,这具有小波段底部特征。本次调整浪形偏向于 5:3:5 结构,就是a 浪回调包含小5 波,b 浪反弹是三折浪,c 浪下跌又有 5 个子浪。
此外,大盘指数的突破与回踩通常也有一定规律性,近期上证指数的走势可谓典型。(见图四)
不难看出,去年下半年,大盘在突破之前,受到上证指数3450 点水平线的制压,而突破后就不一样了。上周五,上证指数同时受该水平线以及60 日均线的依托,止跌企稳。今天,国证A 指也是在5800 点的60 日均线处止跌,而上证指数则得到了低点连线的支撑。这些有趣的线性关系,显然是基本面无法解释的,更应该与投资者的情绪传导和反馈有关。
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曾研究过“小数定律”,关注不具普遍规律性的情况。独立事件都是随机事件,其发生是没有什么规律的,很难进行预测。但是,寻找规律是人类的本能,寻找理由也是,人们总是想用必然去解释偶然。
一般来说,对于个股投资,须深入研究行业和公司基本面,但要纯粹从基本面出发来研判大盘的波段走势却非常难。纷繁复杂的市场有着海量信息,可谓千头万绪,许多事情之间并没有那么明确的因果关系,偶发的单一事件对股市的影响到底如何很难界定,其逻辑关系无法重复验证。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倒不如用常识来判断,甚至物理学概念也可以形象地引用到金融市场,比如势能和动能的互相转化。股市波动的基本逻辑就是涨跌互为因果。为什么跌了?因为涨多了;为什么大跌?因为涨太多了!反之亦然。
下周就是春节了,虽然同样面临长假,但笔者认为不必过于担心出现去年那样的大跌风险。其实,2020 年1 月中上旬,指数就已经出现明显的指标顶背离,并构筑了头肩顶的K 线形态,足以引起技术分析人士的警惕。
春节前还有4 个交易日,大盘指数可能延续b 浪小反弹,但涨幅估计不会太大。而在年后,有较大概率出现一波小c 浪回调。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市场力量强大无比,投资者都明白敬畏市场如同敬畏自然的道理,不过,与此同时,还有必要敬畏技术。因为,随着量化交易占比的不断增加,使得进出场信号的同步性以及操作的一致性更显著,这也意味着今后技术指标或许将更为有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