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近代上海城市规划

  明清时期,坐落在黄浦江边的上海,只是太湖流域的一座普通县城。1843 年开埠后,由于贸易和租界的迅速发展,到20 世纪20 年代,上海已成为远东地区的一座国际性大都市。遗憾的是,不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多方势力的共处与博弈,最终导致近代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局面。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上海在对外交往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当局于同年7 月7 日设立了上海特别市(1930 年改称“上海市”)。那时,上海市区被分割为“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 即中国地界)”,华界不仅在各方面都落后于租界,而且还被分为南市和闸北,这种分裂的现象被时人称为“三界四方”。

  尽管上海特别市成立后,租界仍无法收回,华界割裂状态持续,但国民政府对上海寄予了厚望。在这种形势下,数任上海市市长都对上海的城市规划非常重视。首任市长在一个月内,就提出了两项城市规划建议:一是修筑一条环绕租界的道路,将南市和闸北连接起来;二是在吴淞建设新港口,并在吴淞与租界之间开辟一个新市区。1928 年3 月,连接闸北与南市的中山路( 今中山西路、中山北路) 修建工程开工。次年7 月,上海特别市又在第123 次市政会议上通过了建设“大上海计划”的决议。该计划涉及港口、铁路、公路以及市中心转移等多方面建设,打算将原上海市区外的江湾镇( 今虹口区江湾镇一带) 临近黄浦江的约470 公顷土地建设为一个“新上海”,届时市政府的主要机构以及城市中心将转移到“新上海”。

  除此之外,当时的上海是全国高等教育和文化的中心之一,所以“大上海计划”也有模仿欧美国家建设大学城的设想。根据计划,大学城“将来尽是各大学、各学术研究机关、出版机关,还有演讲厅、天文台、标本陈列馆、试验室等”。大学城还拟给学生们建一座“伟大的公寓式大厦”作为宿舍,同时在四周建立教授住宅区,相邻的虹口公园可以成为师生们休息的地方,公园内的球场( 即今虹口足球场) 则是大学足球队的角逐之场。

  “大上海计划”寄托了当时上海市政府发展华界的理想,是上海市政府试图在一个以租界为主的城市外,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超越租界的、由中国政府管辖的新上海城,这无疑是当时国人力求自主发展的梦想。但可惜的是,由于政府经济困难和后来的日军入侵,“大上海计划”被迫中断。1937 年11 月,日军侵占上海,在侵略野心的驱使下,他们将“大上海计划”中的市中心转变为军事和文化中心,并绘制了《上海都市建设计划图》,直到1945 年抗战胜利,这份计划图才烟消云散。

  后来,国民政府重新接管上海,恢复了其市政建设,并于1946 年3 月拟成了“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初稿。初稿的规划范围较广,北面、东面均至长江口,东南面滨海,西面从横泾(今江苏常熟沙家浜镇)向南经昆山西、淀山湖以东直至浙江省平湖县( 今平湖市) 的乍浦镇。这份计划是上海结束百年租界历史后,首次编制的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也是中国大城市编制的第一部现代总体规划。

  1949 年5 月,“大上海都市计划”第三稿完成。整个规划过程吸收了“有机疏散”“快速干道”“功能分区” 和“区域规划”等欧美现代城市的规划理念,并因地制宜地运用在上海的规划实践中,开启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先河,对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从中获取新的规划思考,为上海的发展建设带来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