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六百年 紫禁城里封存的那些事儿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紫禁城,皇宫,宫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08 19:23
在长达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中,曾诞生过无数雕栏玉砌的宫殿建筑,它们是权力顶点的至高象征,见证着历代帝王君临天下、执掌山河的傲然身姿。通常情况下,宫殿的命运走向恰如王朝的盛衰兴亡,或废于江山易主,或毁于岁月摧残,几乎都逃不过随历史烟尘而逝的结局。
然而,明清皇宫紫禁城却是个例外。将时间拨回到1420 年12 月8 日,这一天,明成祖朱棣诏告天下,紫禁城“今已告成”,“足以控四夷、制天下”的北京城,开启了自己的“帝都生涯”。自此以后,紫禁城煌然矗立于北京的中轴线之上,如日之升,如月之恒,见证了两个大一统王朝的风云际会,承载了24 位帝王及众多嫔妃皇子的悲喜人生,历经整整600 年风霜,如今仍立于天地之间,祺然如初。
紫禁城自肇建至今,屡遭劫难,又数度大修,其绵延600 年的营造过程,就如同一场中华文化精粹的浩大接力,从周朝的布局理念、元朝的蓝本式样,到明清两代的最高建筑技艺、五湖四海的顶级建筑材料,最终凝练出这座风姿卓绝、流光溢彩的匠心之城。今天的紫禁城,正如“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先生所评价的那样,“整齐严肃,气象雄伟,为世上任何一组建筑所不及”,其占地面积广达 72 万平方米,房屋数量多达9000 余间,体量约等于3 个俄罗斯克里姆林宫、4 个英国白金汉宫、6 个法国凡尔赛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群,堪称“宫殿海洋”。
作为横亘五个世纪的政治权力中心,紫禁城所承载的意义,并不局限于空间概念,它就像一部不朽的史书,暗藏着时间的秘密,刻录着历史的烟云:明清两代,指挥帝国有序运行的重大政令从金銮大殿发出,改变历史行进轨迹的点滴瞬间在宫阙阁楼闪现……及至近代,紫禁城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925 年它以“故宫博物院”的身份,借“旧时皇宫” 之名,焕发“新生”。
如今,故宫博物院内共珍藏着180 多万件(套)文物,藏品整体结构呈倒金字塔形,即93.2% 为珍贵文物,6.4% 为一般文物,待研究、待定级的资料仅占比0.4%,可以说几乎件件都是“镇馆之宝”。从紫禁城到博物院,从神秘的皇家禁地到开放的文化场所,故宫将幽邃的往昔记忆,淬炼为深刻的文化烙印,成为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化作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鎏金典藏。
于故宫而言,2020 年极具象征意义和实质意义,这一年,是紫禁城建成600 周年,分别启动于2002 年及2013 年的修缮保护工程“百年大修”和“平安故宫”,实施至今成果颇丰,正印证了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那句“将一座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 年”。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本期《环球人文地理》特别策划了64 页的专题,带领读者走进这片堪称“世间奇作”的宫殿建筑群,透过那琼楼金阙、朱墙黄瓦、琉璃白玉、山花吻兽,聆听历史,见证新生—— 我们相信,故宫永远向前“活着”,永远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