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本无言
- 来源:安邸AD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陶瓷,揉泥,拉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09 19:09
刘建华熟悉陶瓷创作的每一道工序:揉泥、拉坯、雕刻、打磨、施釉……与陶瓷“角力”的功夫也纷纷被刻进了双手的皮肤里。他的作品亦讲述着人与材料较劲儿的故事,譬如工作室墙上那一张张抽象的“白纸”,走近观看,丰富的细节层层袭来:它们薄得惊人,隐约模拟出人们翻动书页产生的褶皱,纸的下缘一角还微微翘起,仿若时间留痕。“这白纸的表面上看起来什么都没有,但人与材料的对话——手上的力道、下手的角度和打磨形成的肌理——统统镌刻在作品之中。材料的成型跟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在刘建华的上海工作室,他设置了一个专用于雕塑创作的房间,墙上挂满了钳、剪、锤、刀、尺,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工具,可用于挖、凿、刻、锯、刮……他在此造型、制模,再将模型送往景德镇完成制作。如今,进入创作成熟期的刘建华明确将陶瓷作为视觉和情感表达的媒介,但他跟这种材料的相处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有兴奋、沉迷,但也不乏厌倦和迷惘。刘建华14岁进入江西景德镇的工厂跟随舅舅学习陶瓷手艺,做了8年“学徒”后,如愿考上了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系。入学前,他把自己的工具都赠予他人,颇具“一刀两断” 之意。毕业后,刘建华广泛开展材料实验,用木头、石膏、玻璃钢做雕塑,但偏偏将陶瓷搁置一旁。“陶瓷有着悠久的实用历史,因此它常常被划归于‘工艺美术’的范畴,不受当代艺术家青睐。”他说道,“运用工艺性很强的材料时,你要有所防范。要想实现突破,就得把当下的思考融入其中。”
诞生于2001年的《日常/易碎》称得上刘建华的一个关键突破。在该系列中,他以青白釉瓷再现了生活中的各种日用品,通过消融它们原本的实用性,放大了其外在形式与象征意义。此外,他还保留了烧坏、变形、开裂的作品,将传统中不被认可的“暇疵”融入。近年来,刘建华的艺术风格越来越接近西方的极简主义,但创作中的东方“精神气”日渐强烈:他的“树枝”“火焰”“水珠”和“屋漏痕”虽然在形态上趋于安静、单纯,却将朴素的东方自然观全盘托出——通过持续地感受、思考、积累,创作者对自然的观照升华至关于现实和人生的感悟。
“所谓‘无限的想象力’不可能‘无限’,创作总归要找到现实中的对应点,不可能凭空而发。”刘建华说道,“抽象的形态从何而来?我常常在自然中找到一个个‘点’,随后扩大其缝隙,将自己的创作系统融入。”他曾创作过一批枯黄色的陶瓷“落叶”,有藏家跟他交流,说落叶让自己不适,因为从中感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残酷。“不舒服就对了。” 刘建华这样回答,“艺术给人的感觉,应该类似被针轻轻一扎,将你稍稍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