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融云TOP30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金融,大数据,云计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16 11:40
“风”起“云”涌
大数据、云计算的大浪冲击着每一个行业,数字化转型似乎成为检验行业在时代大势中是否“掉队”的圭表。多年前,以阿里、腾讯等为首的互联网头部企业先人一步,在大数据、云计算领域开疆拓土,在满足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开辟出2B的新型生态链;其他中小企业紧随其后,或主动或被裹挟地挤进数字化的浪潮。
数字化环境里,万物以数据的方式存在,云计算的强大算力以及对海量数据资源的灵活调用使企业对其商业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入,企业上云成为时尚风潮。金融行业向来求“稳”求“慢”,对于数字化转型一直是“边走边看”的态度,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让其不得不按下了加速键。
2020年,金融行业的上云需求极速增长,银行对金融业务线上化或场景线上化的需求明显增加,营销直播、智能客服、远程展业、线上理赔等需求旺盛。另一方面,银行自身的远程办公、在线会议、远程协作等需求也在持续飙升。
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我国金融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达到13.4亿美元,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5.7亿美元,其中平台与应用解决方案市场分别达到2.2亿美元与3.5亿美元。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后,是对提供金融云服务厂商的一次大洗礼,面对骤然增加的需求量,金融云服务提供商只能是紧张应对。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金融机构对数据完整性、内容真实性、操作可问责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从外围系统开始逐步迁移才是金融机构在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考量下选择的常规路线。此次疫情发生突然,问题解决刻不容缓,金融机构和云服务商顶着风浪,逆水而上,勉强完成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考。但当风浪止息、驻足停歇时,难免会有不踏实的感觉。
一年时间甚至跨出了几年的步伐,一向以求“稳”求“慢”为基调的金融行业本该用更长的时间循序摸索,太“快”反而容易暴露出浮躁和迷茫。短期的胜利可以庆祝,但金融机构和云服务商也应该有所警醒,一时成就不能代表什么,金融上云仍是长久之计。
腾“云”驾雾
二十年来,互联网企业利用数字化科技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财富神话,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云计算、大数据能够带来的巨大价值。但数字化科技与数字化转型不能完全划等号,金融云与金融数字化也不能完全划等号。
金融数字化有利于构建广覆盖、多层次、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微观层面,金融数字化是有助于解放金融数据生产力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效率。金融数字化是国家提倡、企业振兴的重要路径,但如何实现金融数字化是一个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仅仅沉迷于新科技的使用是完全不够的,甚至还有可能将企业引向危险的方向。
技术本身创造不了价值,重要的是运用技术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思维的高度决定了技术利用的效率及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要发挥云的作用,金融机构需要从业务场景出发,将金融云应用在商业和业务中,将其中的数据有效挖掘和利用,从而实现智慧决策和业务优化。
单纯的技术驱动不足以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成功,金融机构需要的是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包括组织机制、数据驱动、业务模式、生态体系、风险防控等多个方面,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金融机构面临的是组织的调整、IT的重构以及整个架构的重塑。
金融上云已是必须。仅仅海量的数据和更快的数据计算能力并不一定能带来什么。金融机构如果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战略,就要针对企业的整个业务链,站在整个业务链全局的视角思考如何更科学地构建整体架构,如何真正为业务提供分析、洞察和预测能力,创造金融行业新的价值。
“人云亦云”
矛盾是普遍的,但同时也具有特殊性,在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指导下,应该具体问题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金融数字化是金融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但每一家机构的发展历程、组织模式、整体架构都是各不相同的。
拿银行来说,全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约四千多家,但它们相互之间在技术架构、产品设计、服务水平等方面却有很大差距,其甚至是5年、10年不等。
如果将同样的金融云服务加在这些银行的身上,结果可想而知。银行发展与前沿科技难以磨合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金融上云不能一蹴而就,尽管数字化转型成为热潮,但金融机构也应冷静考虑自己所处的阶段,适合的云才是最好的云,切不可“人云亦云”。
金融云服务提供商在不断更新技术、提升服务的同时,也应回头来看,产品是否适用于所有用户。尽管在疫情期间,云服务商快速反应,解了许多人的燃眉之急,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也是其积极进取的一部分,毕竟金融云行业谋的是长久之计。
结语
“焚林而畋,明年无兽;竭泽而渔,明年无鱼”,长效增长是企业制定目标、整体规划的准则,这就需要有一些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