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不等人

  • 来源:电子竞技
  • 关键字:比赛,队伍,体育
  • 发布时间:2021-03-17 19:14

  2020 年12 月5 日,CBA 开赛遭遇十二连败的福建豹发力终于迎来首胜,以124-91 的比分大胜北京首钢。一方面是因为福建豹发力的尼科尔森、高登和王哲林盘活了整支队伍;另一方面也因为北京首钢少了翟晓川和汉密尔顿两名主力队员,前者正在陪产,后者则是脚伤。

  伤病总是体育比赛难以避免的突发状况,请假陪产同样是能够且应该被理解的事情,但没有人会想CBA 可否调整时间来等他们,显然是绝对不可以的。纵使队伍只能错过本可以参加的比赛乃至本可以取得的胜利,有些规则也是不能被人情撼动的。

  第二天一早,一条“宝妈迟到大闹机场”的新闻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会发现“哺乳期母亲一时着急冲动,在所难免”、“她不是头等舱罢了”之类的论调,让人想起前段时间看到“还能说风凉话的人,你们这辈子都不生病的样子”、“可以协调为什么不呢”等等说法,那是出现在由于FPX 俱乐部首发选手Crisp 身体不适而导致NEST 全国电子竞技大赛宣布临时调整赛程的评论区里。

  两件事情其实是相似的,本身没有造成多大影响,甚至不少人认为多一些包容和温情未尝不可。关爱电竞选手的健康并没有错,劳损突发颈椎疼痛的选手个人也没有错。观众更想看到明星选手,对手愿意进行时间协调,似乎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然而,即使是在防疫状态也无需特别重视的非传染类疾病,能够让全国级别的大赛为之推迟八个小时,等到选手所在的俱乐部召来替补,哪怕既有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也只会让电竞在外看来显得可笑。

  除了那些非正式的小型活动,从来只有战争、自然灾害、流行病等不可抗力因素能够叫停比赛,只有人等比赛,没有比赛等人。或许有些残酷,例如沙滩排球,两个人是一对组合,这对组合是不可以换人的,一旦有人受伤无法上场,他们就只能弃权,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

  1965 年之前,足球比赛也是不允许换人的。锁骨折断的利物浦中卫伯恩只能坚守在场上,脚踝受伤的莱斯特城中卫查尔莫斯、颈骨骨折的曼联门将伍德也是如此。无论比赛会持续多长时间,球员只能硬撑下来,不然队伍就会少一个人。观众想看更刺激的对抗而非没有活力的维持体力的场面,足球比赛才引入了替补制度。从顶替受伤球员到顶替任何球员,从只有一名替补到

  门将、非门将两名替补,再到三名、五名、七名,尽管一些规则不断地改变,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必须始终维护体育的尊严,没有任何人以及任何球队能够凌驾于此之上。

  在新浪爱问有个四年前的提问,电竞比赛要替补做什么。只有一个回答,“又不是体育比赛有体力问题,主力下去休息一下换替补上来打。除非出现以前PDD 出门买饭被电动车撞伤,替补上去打,但是这种情况毕竟极少。这弄个替补,又没机会上,不是添堵吗?”

  直到现在很多电竞项目都还缺少对替补制度的重视。首先,它就是在应对这种极少出现的情况。虽然转会期确实不好凑齐替补,但换成其他更有威严的赛事主办方,就只能自吞苦果。

  另外,它会是团队战术的一部分,例如篮球场的“第六人”。马刺的吉诺比利很长时间都是作为替补出场,却是球队风格转换的关键和进攻核心之一。S5 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KT 的中单轮换也让人看到一支队伍能够拥有两种全然不同的风格。

  大家不会想CBA 可否调整时间来等2011 年、2013 年、2014 年总冠军队伍的主力队员,或者让某个替补从哪里赶过来,这是一支队伍应该做好的准备。当我们说替补制度应该得到进一步重视,赛事本身做出的妥协就是在拖后腿,甚至是在自伤作为一个竞技项目的尊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