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业绩评价中的非财务指标
- 来源:公司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非财务指标,财务,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29 21:45
摘 要:在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中,如果只以单一维度的财务指标作为参考,则无法满足当下企业业绩考评的需要,也从侧面体现出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非财务指标在定量分析方面存在困难,如何在业绩评价中引入科学的非财务指标是当下财务管理中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企业业绩评价引入非财务指标必要性进行分析,对引入具体的非财务指标进行剖析,便于为企业业绩评价加深非财务指标的应用提供借鉴。
现代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以财务指标为核心,对于非财务业绩指标愈加重视。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多数财务管理人员会重点强调利润、费用差异等财务指标,量化的财务指标可以由财务会计系统中快速分析所得。而非财务指标与企业经营情况密切相关,可以及时的反馈出企业各个环节的实际运营情况,也可以通过非财务指标来对职工绩效进行考核,更有利于业绩评价工作。学术界与实践界逐渐意识到只是依靠财务指标进行业绩评价存在局限性,企业需要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进行充分融合,对业绩进行全方位评价,才可保证企业的稳健发展。
一、业绩评价应用非财务指标的必要性
传统财务指标进行业绩评估并不完善,而且随着市场的发展,财务指标的局限性逐渐体现。例如,当下的流量、活跃率等等,都不是简单的用财务指标可以衡量的业绩,应用非财务指标必不可少。传统财务指标来自于财务报表当中,是将历史以及企业目标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具有一定局限性。一方面由于财务数据中反馈更多的是历史数据,多数财务指标都是之前已经产生过的事项,尽管能够从中总结问题制定发展规划,但是不利于管理者掌握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也不利于对业绩进行科学评价。另一方面,当对企业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时,传统财务指标无法进行评价。例如,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粉丝流量、转化率等等,都需要非财务指标作为财务指标业绩评价的补充。
企业要想保持业绩评价的竞争力,就需要在财务指标当中应用非财务指标,从产品质量、周期、生产、创新、消费者满意度、粉丝流量、日活率、转化率等等非财务数据出发对业绩进行评价,不但能够弥补财务指标业绩评价的不足,还符合当下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要求。
二、企业业绩评价应用的主要非财务指标
(一)质量
质量控制作为企业确保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本工作,多数企业都有完善的质量管理规划。质量水平的提升可以将周期缩短、生产力提升,可以推动企业业绩、价值增长。质量作为非财务指标,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该指标。尤其是企业当下不仅面临激烈市场竞争,在消费者对质量要求更高的今天,企业保证质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对于非财务指标质量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质检的方式完成,将达不到质量要求的产品进行返工。然而,这种方式仅仅只能够通过抽检的方式完成,并不能覆盖到每一件产品。应落实全面质量管理是业绩评价应用质量非财务指标的有效途径,通过质量对相关员工业绩进行考核不仅可以提升员工对质量的重视,还能够推动企业产品质量水平提升,自然推动业绩增长。
(二)周期
推动企业业绩增长的又一因素就是将生成周期进行缩短。周期主要是指企业完成某一服务或者产品所耗费的时间,周期非财务指标能够将企业的生产或服务效率、效益进行综合体现。当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周期越长,所损耗的成本必定更大;较短的生产或服务周期表示企业可以迅速的完成产品或服务,提升生产或服务效率,从而推动企业业绩增长。此外,周期较短也是消费者比较看重的特性,能够迅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科尔曼变革时期,当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迅速抢占时,新的领导层认为是生产服务周期较长;随后积极的将没有必要的加工步骤进行省略,调整生产工艺流程大大提升生产效率,缩短整个产品生产周期,存活也大幅度降低,利润显著提升。可见,周期这一非财务指标与企业业绩发展有紧密联系。
(三)生产率
生产率主要指产出与投入比率,也是衡量各个单位投入产出量。相同数量的投入生产了较多的产出,也表示生产率的提升。投入产出比如何进行衡量是企业关注的问题。例如,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率更多是以劳动或者人工指标进行衡量;而高度自动化企业的则是以资本或者自动化程度衡量生产率,重点关注资本投入使用以及机器耗时等;而制造型企业则是从原材料与商品产出率对生产率进行衡量。但是,企业业绩评价中应用生产率非财务指标存在额问题就是,仅仅运用生产率是无法将业绩进行全面优化,需要在控制其他非财务指标基础上运用生产率将业绩进行优化。
(四)创新
当下我国以创新驱动力作为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也应该注重创新。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从而推动我国一大批创新企业的诞生。创新需要从三个方面出发:第一,更新,指企业的生产机械设备、管理模式等进行更新;第二,创新,指企业需要将产品进行创新;第三,改变,指企业要积极顺应市场、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改变。倘若企业不进行创新,产品无法满足消费需求,自然就会被淘汰。企业在业绩评价中,应该重视对创新非财务指标的应用。
三、企业业绩评价中难点及展望
当下企业业绩评价发展仍然存在困难。第一,在进行业绩评价过程中如何平衡非财务与财务指标的关系。非财务指标是财务指标的重要补充,并不能够单独存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要权衡不同侧重点。第二,非财务指标如何进行筛选,在对业绩评价的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能够发现非财务指标的多样化,而且不同的非财务指标反映出业绩评价的不同情况,非财务指标的筛选也是企业面临的问题。第三,业绩评价中短期效益与长期发展的非财务指标如何兼顾。
在今后的发展中,企业必定需要将非财务指标应用到业绩评级当中,不再是仅仅通过定量的财务指标进行评价。只有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形成综合评价,企业业绩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发展需要。在选择非财务指标时要结合企业行业类型、各种业绩评价指标,在不影响其他管理环节引入该项非财务指标。此外要平衡好业绩评价短期效益与长期发展指标间的关系,促进企业业绩评价的完善,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提供业绩评价服务。
四、结语
经过对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分析,发现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尤其是作为财务指标的补充,能够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企业需要重视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当中的应用,将非财务与财务指标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推动业绩评价体系的完善。只有通过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才可对企业业绩进行客观、完整的评估,业绩评价质量的提升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希望本文能够对企业的业绩评价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鲁晓东.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4):98-99.
[2]陈娟.业绩评价中的非财务指标刍议[J].会计师,2020,(03): 21-22.
[3]周育民.浅谈业绩评价中的非财务指标[J].纳税,2019,(02): 164-165.
[4]宫文清.企业业绩评价中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运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9,(13):143-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