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 来源: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文学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发展,重要作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4-12 09:32
摘要:内部审计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管理措施,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背景以及企业发展模式中来看,内部审计在企业的职能作用更加完善,功能性更强,管理覆盖面更加广泛,显著提升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抗风险能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给企业管理质量的提升带来了积极推动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内部审计的作用。
引言: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但应用价值却非常突出。在内部审计长期的应用和实践过程中,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有了长足进步,给企业经营发展与内部管理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活力。但是从整体来看,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积极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使其可以为企业管理更好的保驾护航。因此,如何使内部审计更好的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已经成为业内人士重要研究内容。
一、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内部审计重视度有待提升。部分企业管理者并未将工作重心放在内部审计中,而是仍然放在抓生产、抢效率等方面,导致内部审计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内部审计仍然在企业扮演着监督者、复核者的角色,并未将内部审计前移,这样就会使企业暴露在生产、经营、管理、投资等风险下,使企业面临较严重的财务风险。
其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合理性有待提升。部分企业虽然认识必须要落实内部审计,但并未体现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管理经常受到其它部门的制约和限制,导致其实际职能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不少企业中层和基层部门存在不配合、不主动等情况,严重限制了内部审计工作进展,使其无法准确探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信息,内部审计无法客观的对企业经营管理质量进行评价。
第三,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能力不足、素质偏低、审计手段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信息化技术能力等问题比较突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的工作开展效果,无法切实给企业运营管理带来积极推动效应。另外,内部审计中的绩效评价主观因素过多、形式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也是现实存在的,这样也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的管理作用。
二、内部审计的作用分析
(一)使企业管理目标更加明确,企业经营管理质量显著提升一直以来,内部审计都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审计工作之一。但在传统模式下,部分企业未将内部审计完整的应用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的内部管理模式比较被动,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缺失,这样就使得企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主动性不强,在处理企业经营问题时经常处于下风,无法掌握主动权,企业很容易出现经营风险,甚至会面临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发展压力。而内部审计全面应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让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占据了更主动的地位,极大改善了企业内部管理环境,企业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共享效率更突出。企业的管理目标更加明确,管理工作针对性更强,对员工产生的约束力和监督效果更加明显,这样就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显著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空间更广。
(二)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决策建议,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随着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断应用,其职能作用更加全面,不仅只面对财务管理方面的审计,更加向企业日常运营审计方面倾斜,这样就使得内部审计的工作覆盖面更加广泛。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例如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就会面临比较大的投资风险,一旦投资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出现投资失败等情况,给企业带来较大财务风险,甚至一些比较严重的投资风险还会使企业面临破产等危机。而内部审计的实施,可以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可行性建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面临风险的可能性进行计算,从而为企业规避掉一些投资风险。内部审计可以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为存在的问题制定一些内部控制风险措施,使企业可以安全规避掉这些风险。此外,企业还能根据内部审计结果,与目前市场发展趋势相比较,找出企业潜在的不足和经营问题,给企业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使企业及时对运营和发展计划进行调整,降低企业经营风险[1]。
(三)提升内部控制风险管控能力,提升了内部控制价值
相比较传统的企业管理措施,内部审计是站在企业顶部,从整体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效果进行评价,这样就可以比较好的提升了企业风险控制能力。客观来讲,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质量。内部审计充分展现了内部控制风险管控方面的应用价值,真正将内部审计由事后评价转移到事前预测、事中防控,给企业争取了充足的风险防控时间。而且,还改变了传统审计局限性明显的弊端,使内部审计向全局方面延伸,实现了对企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审计,极大提升了内部控制质量,使企业的各项发展决策更准确,企业内部更加稳定。而且,内部控制需要企业多部门共同参与完成,内部审计可以针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评价,从而对找到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并对其进行针对性优化指导,这样能够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善性,使内部控制风险防控可以发挥出实际作用。
(四) 降低企业面临资产损失的风险,有效预防企业贪腐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越大的企业越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等问题,这主要是企业越大,涉及的项目越多,资金流动性更强,资金涉及的范围越广,即便再严密的财务管理,也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等情况。而内部审计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内部贪腐问题,在内部审计作用下,被审计的部门和岗位,必须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才能顺利通过审计,而一旦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贪腐问题,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发现,内部审计便很好的发挥出了警示和震慑的作用。比如,在财务和业务部门的产品营销环节,财务部门主要看的是最终进款金额,而业务部门则主要看的是订单是否签订成功,在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部门通常不知道应收款项金额,这样就会在企业内部滋生贪污问题。非法人员会利用财务部门只知道实际到帐金额,而不知道应到金额的管理漏洞,从中获取非法得利。又或者在财务账目上做手脚,从中获取相应利益,这样也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经营稳定性,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危机。内部审计就可以充分发挥监督和审核职能作用,对被审计单位的收入、支出等方面进行审查,从而给企业的贪腐问题带来较大压力。
(五)加强企业信息交流,提升企业信息交流和共享效率
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内部具有极强的独立性,不受其它部门的约束和管制,这就给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带来了较大便利性。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经常会要求基层部门回报当期的经营情况,统计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然后企业再根据汇总信息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投资计划等工作。但在实际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少基层部门,为了达到考核标准,为了各个部门和自身的利益,存在不报、瞒报或者虚报部门该周期的经营发展状况。这样就会导致企业上层决策层收集到的信息不准确、不真实,给企业带来较大经营管理风险。而内部审计的落实与应用,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更加全面,信息传递效率更高,上层决策层可以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让企业内部信息可以完成全面共享,避免出现信息交流不准确、不对称的情况,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质量[2]。
结语:在新时期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正处于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现代企业制度的出现,给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内部审计必须要与企业同发展、共进步,这样才能跟得上企业发展步伐,从而真正为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出应有作用。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并给其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要设立具有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使其可以真正从全局角度提高企业管理质量,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陆铭.浅谈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商业,2020(22):181-182.
[2]李哲民. 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N]. 东方烟草报,2019-07-25(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