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农村信用社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摘要】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紧跟“推进规范化、提高竞争力、贡献新力量”的工作目标,积极进行资金组织工作,将小额农贷发展为优势强势项目,持续的支持农业企业,给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也给予了极大的贡献,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城镇一体化、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0.前言

  从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一直到现在,国内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一直是表现为支持的态度,在农村基层的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和农村金融市场改造上也是逐步叠加力度。对于农村信用社始终是农村市场的主要核心场地,在崭新的地方和农村经济建设流程中存在着很关键的作用。自从和农行分离管理之后,在关于地方经济开展上就表现出极大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始终是以一种领头羊的姿态在起着极大的作用。下文针对新的形势内,农村信用社支持地方发展的方面有着一些分析和探索,以及解决农村信用在支持地方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基本情况

  伴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发展,农村金融体系改造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尤其是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布局在产出着变化,上层银行对收集的资金做适当的支配,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地方经济的支持程度会显得较弱,但是农村信用社对县域经济的贷款比重则是表现为连续增长的状态。在新的农村经济建设的流程中,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农村信用社都是期以高望,当下农村信用社既是使用统一法人的治理体系,但是在关于服务和经营上还是和之前一样,未曾改变过。所以信用社还是生存在支持发展地方经济的阵容中,带动着地方经济的持续前进,推进地方经济前进的方向和生产环境的相适应发展。当下因为受到城镇化等方面原因的限制,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活动范围游离在三农之外,大量的资金因此转向了乡镇企业。关于经营上的误差现象,更多的贷款沉淀积压在一起,使得信贷的整体质量都在处于降低的趋势。当下农村信用社和农民的利益出现越来越多的分歧,很多的农民表示进行贷款十分的困难。信贷的发放监督制度中缺失出现了一些问题,未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做适当的调整而进行了贷款的下放。

  2.农村信用社和三农间的作用

  2.1 市场定位和信贷投入

  农村信用社起到的功能的场所是在地方经济和农村经济上,必须明确服务三农的真实市场位置,农村信用社就可以实行位置的改变,对信贷工作的测量准则就可以做到持续的改进。经过增强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信心,为支持农村经济铺垫牢实的经济基石。依据地方经济框架做出合理的调配工作,灵敏的做好农业贷款下放工作,经过民主监督检查体系持续的提升贷款的控制能力,增强农业贷款的比重,把考量的成绩和干部的奖罚体系结合到一起。

  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支农和农业增长效率上,着重关心农村产业构造的转变,带动农业基本产业化的实现。包括主要的内容是第一点,农村信用社要主动的推进农村经济构造的整合和变型,对和准化农业、市场农业等方向要增大资金支持力度,着重的关注地方特色产业所具有的独特之处,力争完成优化产业链条的形成。逐步增大地域化的布局,带动规模化的项目经营,经过信贷资金的功能逐步的促进规模经济的完整格局。国内民营经济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涌现速度极快,是国民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所属成分,所以农村信用社必须着重的利用好地方所具有的特质,持续的发展和探索项目工程。

  2.2 金融服务和政府支持

  服务是金融行业基本的职能,更是自身产品和形象的表现,农村信用社要真正的了解到这些方面。农村信用社经营网络十分的巨大,并且是地区最广阔的金融单位,所以它同样是服务者拥有最多的单位,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要具备更优质的服务质量。当下农村信用社在工作上持续的改进自身的环境和工作风气,工作质量也有所提升,对农民的资金所需也是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和了解,关于农民的真正心声也是用心听取,做到及早的给与优质的配套服务。

  优秀的社会信用是金融工作进行的奠基石,金融行业要做到诚实守信,这也是社会精神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在关于地方经济上着重增大时经济力度支持,于此同时也要逐步的深化进行农村信用工程的开展。对地方经济的主体诚信方面的问题要做好全面的评测,着重的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加强监督和协调功能,组建一种优质的诚信空间,加强农村农民自身的诚信思想。

  3.困难点以及原因

  关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农村信用社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一些方面上,农村信用社在社会上和自身上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关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上,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3.1 贷款的敏感性

  地方政府在关于地方特色产业方面的政策存在着干预性强的特性,因为社会上的一些元素的影响,信用社要持续的注入资金来保障其运营情况,很易出现资金沉淀的情况,进而发展为不良贷款。若是贷款用户不满意存在着一定的反感心态,地方政府的支持程度就会大打折扣,这样贷款是无法全额回收。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信用社自主管理的时间尚短,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行业管理上都有着一定的弱点存在,通常是没用办法承担各各政府上的压力,所以关于资金的支持上常常是虎头蛇尾。

  3.2 自身问题和需求的无法满足

  当下贷款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工作上难免的出现误差现象。因为农村居民的信用级别不高,技术较低,所以很易存在着贷款风险。还有信用社的贷款人员自身的经营观念落后,工作人员的责任观不强,致使工作效率极低,贷款的发放之后很易出现不良贷款。

  当下地方经济的组织化程度一直成上升的趋势,在之前的经济体系之外还出现了大量的经济合作体系、个体经济户和民营企业。农民和农业是主要的资金需求用户,要想扩大农业的规模和前进动力,向农村信用社借取资金,但是伴随着新形势的需求,资金所需主体也是在持续的增多起来,但是信用社因为资金的流动是要依据农民的资金限额而制定的,这就和当下的多元化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了一定的矛盾,若是不能做适当的调整来指引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则会起限制的作用。农村信用社经营的规模普遍不大,而且其中的不良资产还有很高的比重,资本的充实率也是较低,及时在04 年的增资扩股之后,自身的资金储备有了一定的增长,但自身的贷款投放实力还是没有明显的提升。当前农村信用社资金紧缺的矛盾已经变得明显化,但是农村的资金需求量还是自逐步的提升,贷款发放的满足率只在三分之二左右。

  4. 对策以及建议

  农村信用社必须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在这项事业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要以三农服务为核心点,改善自身的工作风气,坚持积极的自信和信念,努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逐步的提升农村信用社在地方经济发展上的功能和影响。在支持地方经济上,农村信用社必须保持积极高校的经济管理方式,建设创新体制,为农民的利益给与最优秀的服务。

  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之间的纽带,尤其是和企业、市场拓展上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些方面突显了农村信用社所不可取代的地位。首先是要解决好企业和信用社两者间的联系,尤其是三农支持的要优先的考虑,企业经济效率要放在第二位考虑,不可以对企业的资金所需忽视,对适合有关的条件的贷款要及早的给予。其次要做要每一步的规范化调整,市场的拓展不要急功近利,要适当的对合适的农业项目加以支持,在无其他附加条件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放贷工作。最后要解决好政府和农村信用社之间的问题,在持续增长农村信用改革范围的时候,也要逐步的转变农村信用社的隶属结构,对金融系统做好全面的改革。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要始终坚持市场化,这是基本导向,逐步增强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及时的进行沟通工作,政府要对农村信用社的具体状况来制定有关的政策,尽量做到双方的理解,减少误会的出现,最终达成和谐的政经合作。

  5 结语

  农村信用社在发展地方经济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处于科技下乡、特色产业扶持上有着很到的带动作用,上文中对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做了系统的分析,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其将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洪,邓涛. 当前农村信用社存款市场份额下降的成因及对策[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1(02):10-13

  [2] 陈怡. 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探讨[J]. 福建金融. 2011(12):30-49

  [3] 潘美芬. 论农村信用社不良信贷资产保全的途径[J]. 桂海论丛. 2011(04):90-95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