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场去

  • 来源:智族GQ
  • 关键字:采访,场景,母亲
  • 发布时间:2021-04-13 17:13

  年前和一个采访对象打电话,他口述了眼前的场景:面前有一张桌子,前方是一扇窗,冬天冷峻,树枝光秃秃的。这时,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有些年纪的女性的声音:“喝点儿粥吧。”那是他的母亲。

  自疫情以来,出行常常受到限制,原先习以为常的出差现在都很难得。打电话成为最常见的沟通手段,我只能通过他们的声音去想象他们目前的状态。如果说疫情对记者和编辑的工作有什么影响的话——隔绝了肉身在场,这就是最大的影响。

  如果按获得信息的效率优先级排序,见面一定是最高的方式。在网上看过若干万字的资料,可能都抵不上见面的一瞬间,对方迎接你的方式、说话的语气、你们交流的过程,都能立体式地呈现出他的样子。电话、文字收获的大多是“信息”,而见面能提供一种“感觉”,在之后也许很漫长的采访过程中,这种感觉一直在校正获得的信息。

  到现场去。自工作以来,越来越相信这是不变的真理。现在信息传播的方式太多了,通过一根网线,就能延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记者工作的意义,是代替读者去现场搜集信息,并感受那些信息之外的东西,比如信息的语境、人的处境。

  之前做过一个运钞车案的稿子,案犯在抢劫之后,将钱还了债,当晚就回家了,等待警察上门。我去采访时,他已经在看守所内,见不到他。后来我把他抢劫的路线走了一遍,也沿途拜访了一圈他的债主,想知道他那天经历了什么。那天我从市区出发,进郊区,最后到农村,路从柏油路,到尘土飞扬的乡道,再到一片玉米地。东北的平原一望无际,举目四望,无处躲藏,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他最终选择回家的原因。他在种种不可预测的重压之下,临时起意,犯了罪,试图赎罪,最终彻底改变了人生。那一望无际的平原是他最后看到的开阔景色。

  如果停留在信息层面,他是个板上钉钉的坏人。但如果进一步深入他的生活和处境,能看到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我们谁都无法保证,自己永远不会滑落到如此境地。远方的人都与我们有关。

  爱尔兰作家威廉· 特雷弗写过一个短篇小说——《钢琴调音师的妻子们》,盲人调音师前后娶过两任妻子,第二任妻子带他散步的时候,调音师问,眼前的景色是什么?妻子如实描述。调音师不信,说第一任妻子不是这么说的。因为盲,他只能靠别人的讲述来想象眼前的场景,但街景、人事都在变,早已物是人非,他无法辨别,也很难再相信新的描述。

  信息本身会过时,且人们惯常相信自己的记忆,到现场去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疫情将采访又变成了资料汇编的过程。好在春天来了,情况在好转。前几天和那位采访对象联系,约定去郊区他的住处看看。他窗前的树应该也快发芽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