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空间文化设计, 建构生活特色课程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 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 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校园空间文化设计是学校美育的一个缩影, 做好校园空间文化设计, 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一面。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作为一所“年轻” 的学校, 致力于校园空间文化设计, 链接生活, 并构建特色课程, 着力打造空间为课程服务、课程为学生所用的一体化且具有特色的文化空间。校园空间文化设计跟随学校的发展, 经历了从平面到空间、从空间到课程, 从课程到心灵的成长史,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育人效果。

  一、从平面到空间

  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玉龙学校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如何在空间设计上 “做文章” 是办学以来一直在探索的重要命题。

  学校办学伊始就已经初步确定新生活教育的办学方向。那时的笔者只是一名有10 多年初高中美术教学经历的教师, 在入职玉龙学校之前,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多一个身份———校园文化首席设计师。 2014 年, 面对还是一片建筑工地的玉龙学校, 笔者就开始从艺术审美的视角去审视这片3.2 万平方米的校园, 去思考这所完全裸建的校园未来的模样。这个过程中, 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因地制宜地设计这些空间, 让它们呈现独特的艺术气质; 如何因地制宜地为这些空间匹配特色的课程, 让它们具有特殊的内涵。于是, 笔者拿起画笔, 参阅各种资料, 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 走在校园的每一个空间角落,最后在本子上留下了设计的思路和空间的构图。从在画布上创绘平面作品, 到在空间中设计多维立体作品, 这个转变是对美术人专业素养的考验, 更是对美术人发挥美育育人功能担当的考验。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很珍贵, 让每个空间都发挥出它特有的育人功能, 笔者义不容辞。

  二、从空间到课程

  从平面到空间, 空间设计图逐步落地。校园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不应只是空间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教育的性质和内涵。只有回到生命,回到儿童, 校园空间才会“活化”,而这需要课程这一重要载体。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 空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因此, 玉龙学校着力将设计空间与开发课程紧密链接。

  玉龙学校围绕生活为源, 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 梳理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 探寻国家课程综合化实施的路径, 构建玉龙学校新生活教育课程体系, 开发新生活教育系列教材, 开发贯穿一至八年级的特色课程(一年级整理、二年级器乐、三年级剪纸、四年级烘焙、五年级烹饪、六年级理财、七年级茶艺、八年级鉴赏) 为学生生活素养奠基, 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显著的提升。结合生活课程需求, 我们开展了七年有余的空间文化探索和设计。笔者利用自己艺术专业的优势解决诸如如何拓展有限的校园空间、如何和谐调配校园建筑色彩、如何艺术处理原始建筑水管裸露等系列装饰方面的问题。笔者把校园空间比作一块画布, 将其划分为廊、室、墙、角、场、节、君子等七大空间。这七大空间是学校新生活教育系列课程实施的阵地。如: 室文化, 整理空间对应一年级整理课, 以绿色系为主, 从视觉上凸显洁净的效果; 民乐时空对应二年级器乐课, 以深赭色系搭配麻质冷灰, 让民乐的传承在空间流转; 剪纸天地对应三年级剪纸课,镂空的装饰, 典雅的红棕色系, 呼应剪纸艺术的特色; 烘焙乐园对应四年级烘焙课程, 采用米白和烤漆质地的中黄, 让暖黄色的空间散发出糕点的芳香; 开放厨房对应五年级烹饪课程, 开放的厨房, 打开的空间, 中西合璧的设计与材质的融合, 让一个个行政班的孩子都可以在这里实现厨神的梦想。又如墙文化, 七会墙是玉龙新生活教育见证孩子们成长的七个素养, 是美术教师带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和家长共同创绘的大型艺术作品。

  玉龙七大空间, 是因地制宜,因需设计的新生活课程空间文化,也是让笔者从一名美术老师成长、蜕变成一名“校园文化设计师” 的见证。

  关于校园空间方方面面的设计, 依据需求提炼设计理念, 注入艺术元素, 经由后期精雕细琢, 实现物理空间到文化空间的华丽转变, 最终构建了具有“玉龙风、中国味、国际范” 的校园文化。如艺术墙文化, 这是学生主导的阵地,是玉龙学校生活美育主题化实践育人的探索, 更是孩子归属感建立的舞台; 趣味角文化角角落落皆有景, 让浸泡式自由学习在玉龙校园不是幻想; 场文化打开了, 都市里的田园牧歌就在玉龙校园的上空,规划合理的土培和水培区, 让城市里的孩子一年四季都能体验劳动的快乐, 都能见证生命成长的过程。

  三、从课程到心灵

  校园空间文化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可以有因地制宜的特色和独一无二的气质。围绕课程构建空间, 空间不再“冰冷”, 成为为学生生命成长服务的重要阵地。所以, 围绕生命的发展设计校园, 校园才像家园。

  学校应该是一所有归属感、有作品感、有生命感的学校, 玉龙校园空间设计面向学生打开, 在社团教师的指导下, 每一处的空间的设计都有学生参与的身影, 都有学生留下的童真和智慧。经过一次次的参与, 空间设计课程融合逐步走近学生的视野, 走近学生的心灵。 2020 届七年级的学生是玉龙2014 年建校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可以说他们是学校成长的见证者, 是学校校园文化和玉龙新生活教育课程滋养的亲历者。在2020年9月的新学期, 笔者组织了一场特别的美术体验课, 引导七年级的全体孩子绘制玉龙最美空间明信片, 让学生借助这一张小小的卡片, 用图画的方式将他们对玉龙的感受呈现出来。在孩子们的作品中, 在他们对玉龙的寄语中, 我们似乎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响, 那是玉龙学子在经历了一次次参与校园空间美化和空间绘制之后, 发自内心的感触。

  七年级3 班的陈润晗同学这样写: “这个书香萦绕古色古香的校园里。我体悟着玉龙的每一处每一角的风景, 从一个个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的闲余时间中见证着, 愿玉龙从不败美。” 七年级1 班赫嘉琪同学说: “我感受到了玉龙学校那份静谧, 优美的感觉, 很美好。每一处风景, 每一个地方都透露着不一样的气质, 玉龙的校园是美好而奇妙的地方。” 普通的美术课, 朴实的话语, 让笔者深刻感受到经过七年的教育实践, 新生活教育已经融入了孩子们的心灵, 玉龙校园的角角落落都已经成为孩子们心中筑梦的道场。

  从一张张空间设计的草图, 到如今充满“玉龙风、中国味、国家范” 艺术气息浓郁的校园, 如果要做一个总结, 那就是校园空间文化设计把现实的空间往艺术的方向多走一步, 往课程靠近一步, 往文化融合一步, 往孩子的心灵再深入一步。以空间孕特色, 以特色育心灵, 校园空间设计, 看起来设计的是空间, 实际上设计的是课程; 看起来设计的是课程, 实际上设计的孩子的未来。

  (作者单位: 广东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

  责任编辑黄佳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