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了一个“内容盲盒”

  • 来源:智族GQ
  • 关键字:内容盲盒,直播,词语
  • 发布时间:2021-05-16 16:07

  前几天我和歌手朱婧汐做了一场直播。快结束时主持人突然一声“哎~~~”拖得有点儿长,我心里意识到不妙,然后转头看了看朱,她也正好看向我,我就大概知道她也是一样的感受。

  “听说再过一会儿就是朱婧汐的生日了,这真的太巧了,要不然我们一起……”主持人听上去友好而真诚。还没等她说完,我和朱异口同声地打断了她:“啊,谢谢谢谢,不用了不用了不用了。”“不用了”应该说了不止三遍。我们大概知道她要提议什么——好意心领,但是当着一屋子几十个工作人员的面一起唱生日歌,绝对是一次大型社会性死亡了。

  “社会性死亡”这个近两年被高频使用的词语,大概说的是在一个公共场合出现了一个人为或意外的状况,导致当事人—— 有时旁观者也不能幸免于难——感受到了极大的尴尬和心理负担。尴尬因素我们先暂且不说,只是聊聊这个“意外发生”,我感觉我们当代人似乎已经对“惊喜”产生了巨大的“敌意”,一切突然出现的、不在我意料之中的、不受我控制的,皆为灾难。

  在过去,“惊喜”和“惊吓”之间其实还是有一条明显的金线的。我们曾经对随机性的偶发事件还是心存善意甚至期待的,但现在,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尴尬阈值越来越低,也许是因为越来越盛行的“理性思维”,又或者是单纯地因为我们越来越希望“生活受控”?

  有人每天早上开始按照小时甚至半小时为单位规划好一天的行程;有人在点外卖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再来一单”;有人跟爱人说“你别瞎送我礼物,我不喜欢惊喜”……一切都没什么错,但会不会有一点儿太无聊了,用尽力气和生活的无序性对抗,初始愿望总是好的,但张弛有度在一个缓冲地带做到迎接“惊喜”甚至是“惊吓”的准备,也许会让我们这场对抗更有意思。

  所以,为了让翻开杂志的你也能有一点儿小惊喜,我们从本期开始设置了一个“内容盲盒”栏目。在这里大多是你不曾预期会在一本科技时尚生活方式类杂志读到的内容。可能是一篇哲学家随笔,可能是一篇图像小说,可能是一位艺术家的纸上行为艺术,也可能是一篇纯粹的文学作品。它可能出现在杂志的任何位置:开篇位置、杂志中间,甚至封面或者封底。

  再往后翻一页,你就能看到我们的第一期“内容盲盒”。我们请到了历史学家许宏,就前段时间三星堆的最新一次挖掘聊了聊。他提醒我们,对于历史遗迹的年代上限,应该采取一种更加审慎的态度。而对于这次最新挖掘的大型媒体曝光,他说:“习惯了在田野上长期默默无闻耕耘的我们,说实在话对于这种喧嚣并不适应。” 哎呀,又一个“惊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