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斐: 喜剧第十年 我不只是“ 李焕英”

  • 来源:智族GQ
  • 关键字:喜剧,机场,关注
  • 发布时间:2021-05-18 13:50

  大年初三,是张小斐第一次在机场遇到“站姐”,她当时甚至没意识到对方是在拍自己,“可能就是顺便拍一拍吧。”网上“冲浪”的时候,也只会搜关键词“你好,李焕英”,直到经纪人跟她说,“别光搜电影了,斐姐,搜搜你自己吧,真的好多人在说你好。” 她搜了一下自己,这才开始意识到,“好像真的有很多人开始关注我了。”

  这种“无意识”贯穿了张小斐自进入北影后的整个演艺生涯: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却无戏可拍,“这很正常,我不是特殊的”;《我就是演员》被淘汰后,“这很正常,评委对我的评价也挺正面的”;《你好,李焕英》迟迟未定主演,“这很正常,我不想打扰玲姐,我尽力试就可以了”。对于成名、拿奖、获得关注与流量,那些“必须争取”的野心,她从来“无意识”。

  然而爆红之后,媒体开始不断用“大女主逆袭翻盘”的剧本叙述她。观众给她冠以“国民母亲”的称号,粉丝每天在超话记录“今日斐妈又涨粉多少”,她开始频繁上热搜,无论是“微博之夜”内场第二排,还是奢侈品品牌赞助、高定资源,甚至是早年穿反牛仔裤,她的一言一行都被极力放大、解读。

  当“无意识”必须面对公众的“有意识”时,张小斐开始怀疑、踌躇, “我很害怕这样会伤害别人”,也担心引起大家的反感,但“无意识”又让她有着简单的处理方式:“我有什么办法呢,可能电影下映就会好一些吧,我能想的就是演好下一个角色。”

  以下是张小斐的自述。

  我与“李焕英”

  这部电影我们前前后后一共花了5年的时间,我记得玲姐一开始写电影剧本的时候,整个人深沉了很多,一直沉浸在那个故事和情绪里。在公司见到她的时候,我也不好打扰她,跟她提“会不会找我演”,我问不出口,所以一开始并不知道主角会不会是我,不是说小品主角是你,电影也会是你。我能做的,就是每当剧本出来一个小片段,玲姐让大家演一演时,我就跟着去演,慢慢贴近这个角色。

  当时我们担心一部小品直接拓展成一部电影的体量,会有难度,就做了一个话剧版的《你好,李焕英》,这里面的“李焕英”是我登上喜剧舞台那么久以来最喜欢的角色。不像电影里我不能有太过于外露的表演,要藏、要表现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的状态,在话剧里我是绝对的喜剧角色。当时演完就觉得太过瘾了,一个多小时的长度,还是“绝对的女一号”。

  筹备的时候,我会和玲姐聊很多关于李焕英阿姨的事儿,她的性格、生活……我们还一起回过玲姐老家,当时整个“贾氏家族”见到我,就说,“哎,这样的女孩儿来演李焕英吗?” 因为他们不是行业里的人,首先就会想你和李焕英阿姨像不像,但阿姨是一个有点儿微胖、爱笑、很爽朗的人,而我可能在陌生环境就会不说话,看上去瘦瘦的,又有点儿柔弱,所以大家就会有怀疑。幸好最后电影出来的时候,观众的反馈都很不错,我也松了一口气。

  拍摄的时候,演绎“李焕英”最难的一点就是,演出“一个妈妈的灵魂在年轻李焕英的身体里”。很多观众“二刷”的时候就会说,“原来小斐在这个地方的眼神就已经是在用妈妈的状态去演了。” 在整部电影里我们埋了很多这样的感觉,但你不能让大家在看第一遍的时候就察觉到。所以我会想,怎么在表现妈妈状态的同时不让观众发现。

  我妈妈也看了《你好,李焕英》,她那么不善于表达的人,那天给我打了个电话,“我没什么事,就是想打电话夸一夸我女儿。” 我妈其实和李焕英阿姨性格非常不一样,她总怕我骄傲,所以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很少鼓励我,但那天可能真的是受了李焕英阿姨的影响,这也说明这个角色多么有魅力(笑)。

  我觉得最神奇的是,以前大家可能只觉得你是个“喜剧演员”,是通过《你好,李焕英》这么一部喜剧电影,现在大家会把我当作演员。当然,喜剧永远是我身上的徽章,但确实也是“喜剧帮我摘掉了喜剧的标签”。这部电影之后,大家会叫我,“演员张小斐”。

  喜剧第十年

  2009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我去了中国广播艺术团,当时虽然是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北影毕业,但这个行业从来不是“你成绩很好,你就会有很好的机会”,所以和大部分表演系毕业生一样,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屉热气腾腾的包子,打开,接着马上就凉了,下一波的新面孔紧接着就出现了。当时我没有经纪公司,也没人带我去跑(剧组),只是偶尔有些消息的时候自己跑,也受过一些打击,后来就“算了算了不去了”。

  在团里我是主持人,每次在侧幕看着台上的演员演小品,心里挺羡慕的,因为底下观众的掌声大多是给他们的。那也是我第一次认识贾玲,她当时几乎是整个舞台上唯一的女演员,又上过春晚,节目的反响也非常好,我心里就觉得她太厉害了。

  后来是她的小品《女人N次方》缺一个女演员,团里推荐了我,就这么机缘巧合,我开始成为一名喜剧演员。对当时的我来说,如果一毕业就有很多机会,那是另一回事,但我压根儿没戏演啊,所以能有表演的机会就非常开心了,老天给我打开了(小品)这么一扇窗,所以我才会说,“贾玲是我人生里的贵人。”

  2015年的《小棉袄》,是我第一次登上春晚,和冯巩老师合作。其实在真正上台之前,我们已经排练过无数遍了,冯巩老师的“压场”应该是整个喜剧行业里最多的——所谓“压场”就是,一个节目排出来后无数次地演出、调整,比如今晚如果北京哪个小剧场有空闲能再加一个节目,那我们就会去演,看观众的反应,然后再调整。所以上场的时候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但我还是紧张。

  在没正式登上春晚舞台之前,你永远可能被换下来,尤其你是一个新人,所以我从来没真相信自己能上。直到那天春晚节目单出来了,我才跟我妈说,“妈,我今天会上春晚了。” 她和我爸就一直守在电视前面看,但实际上他们看错台了,看的是一个类似《春晚进行时》的后台直播节目。当时我演完还很奇怪他们怎么不给我打电话,我自己打过去才知道这事,就非常乌龙。

  在我心里,能上春晚可能是很多喜剧演员的标杆,所以演了《小棉袄》,相当于我整个喜剧事业都往前迈了一大步,春晚之后,北影的系主任跟我说,小斐,我想过你能演所有的戏,但我唯一没想过的是你能演喜剧。

  2012年到现在,我做喜剧演员已经10年了,慢慢我会有种感觉,喜剧不是我的标签,而是我的徽章,我会想,我都能演喜剧了,我还有什么不行的?我到现在已经完全打开了,什么角色我都有自信去尝试。

  看我下一个角色吧

  大年初一电影上映的时候,我特地买了张票,混在人群中一起看《你好,李焕英》。电影里面的每一个包袱我都很熟悉了,但看着观众在笑,我真的会有一种当妈妈的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被别人认可了,特别骄傲。

  那时我在微博上不断地搜《你好,李焕英》的反馈,我的经纪人跟我说,“别光搜电影了,斐姐,搜搜你自己吧,真的好多人在说你好。”然后我搜了一下,这才开始意识到,“好像真的有很多人开始关注我了。”

  大年初一开始,我还发现微博评论里多了很多“小蝌蚪”,都在叫我妈妈。我当时就有点儿愣,“哎,这是什么情况?” 路演的时候,还第一次被当面叫“妈妈”了,我到现在都觉得挺害羞的,现在的孩子们都太爱表达了。

  其实在电影上映之前,我们的团队都在想说微博会不会有挺多人讨论,这样让大家能关注到电影。但是后来热搜上得多了,我心里也很害怕。作为一个喜剧演员,我真的很在意观众的感受,我会顾虑这会不会让大家有一些逆反心理。可是我后来想,我能做什么呢,也许等电影下映了之后,情况会慢慢好一些。作为一个演员,很多外界的情况是我没办法掌控的,那就慢慢接受吧。

  很多人会说,斐姐,你35岁了,会不会有女演员的“中年危机”?其实我自己觉得不会。20岁有很好的一面,35岁也有很好的一面,我在正正好的时候遇到了“李焕英”,现在演戏既能往下够一够,也能往上够一够,“全能啊”,还挺美的。包括“迷雾剧场”,大的年代戏,波澜壮阔时代背景下的大女主,甚至谈恋爱的青春戏,好多我都想试试。

  大家总会把喜剧演员和演员分开,但在我这儿是分不开的。赵薇导演说过一句话,“很多人正剧悲剧都演得很好,但你一让他演喜剧,别人觉得一点儿都不好笑。但是一个喜剧演员,他演悲剧往往难度不大。”以前你可能会问,担不担心“喜剧”出身限制你的戏路,今天你要问,担不担心“妈妈”的光环限制你能演的角色?

  我觉得都不会,大家就期待我下一部戏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