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LOGO背后

  • 来源:中国品牌
  • 关键字:小米,LOGO,品牌
  • 发布时间:2021-05-18 11:36

  小米历时3年打造,造价200万元的新logo,确实引来意料之中的关注,不过却是吐槽:就这呀?雷军不得不出面回应。

  一场源于品牌标识,终于品牌营销的公司事件,背后是每一个成功公司顺应时代、调整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脉络。其实,很多巨头公司都有一段在品牌标识经营上耗心血、斥巨资的历史。

  小米200万新logo

  据雷军介绍,小米新lo go由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亲自操刀,除方形变圆形,字体、字宽、字间距、颜色都进行了调整,力图在内在精神气质上进行升级,向更年轻更高级方向。

  外界“变化不显”的声音,反而得到雷军的认同:“一个成熟的成功品牌,做logo只能小改”。

  确实。品牌标识是品牌最重要的视觉表征,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之一。在消费者注意力日益稀缺的移动互联时代,品牌标识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而当一个品牌的logo过于多样性变化,会导致品牌形象的模糊不清并影响品牌的传播。因此多样是有前提的多样,变化也是有约束的变化。

  维持品牌标志的指向稳定性和知名度延续性非常重要。

  40年多来,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公司logo,在1976年第一次使用后经历了几次迭代,但轮廓基本上保持不变,只在颜色和渲染上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改变,目前朝着极简方向发展。苹果logo最初创造者Rob Janoff对此非常高兴,欣悦于 logo的形状依然和最初一样。

  从设计角度再度审视小米新lo go,也许你也得花上一两年时间,才能像雷军一样感知到新lo go看起来的“更年轻,更有高级感”。可能,也许,等不到两年,小米又迭代了新 logo。

  但从营销视角解读小米,200万元根本不仅仅是设计费,花得不仅值,而且超值。

  因为,当一个品牌让人们记住的那一刻,比任何都重要。网上的调侃和讨论恰恰证明这是一次源于品牌的成功营销。

  品牌logo迭代背后脉络

  小米为什么要启用新l o g o呢?正如苹果公司l o g o的更新,实际上,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动,为适应新的营销需要,许多品牌都更换过标识,200万设计费也并非一笔巨款。

  例如,2012 年,伦敦奥运会为新标识支付了40万英镑;2016年,万事达卡(Mastercard)花费了800万元的设计费用,宣布20年来首次使用自己的新标识。

  仅2018年,就有华为、腾讯、奥迪、苹果、杜邦、奥美、万科、巴宝莉、肯德基、戴比尔斯、良品铺子等一百余个知名品牌对其标识进行更换或微调。

  谷歌google也在公司进程中多次对品牌logo进行更新。

  1996年诞生的谷歌,源于加州斯坦福大学理学博士生拉里·佩奇做的一项关于搜索的研究项目。这个项目最初被命名为“Back Rub”。“Back Rub”是谷歌logo的前身,在网页上显示为一只手抚摸一个裸露的背部的图片。

  1997年,拉里·佩奇和同伴认为“Back Rub”这个名称没有持久的生命力,经过讨论将公司改为“谷歌”(Google),一个拼写错误的拉丁文词语——“googol”。

  这个拉丁文在数学中含有无穷尽的意思,谷歌的目的很明确,他们想让人们明白,谷歌拥有巨大的潜力,能够处理其他搜索引擎无能为力的海量数据。谷歌的品牌logo也经过多次变化,而最终确定。

  品牌需要 logo与用户进行有效对话来传达公司的目标和愿景,促进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谷歌logo一直在做减法,摒弃渐变、阴影、高光等能造成立体感、拟真的视觉效果,它的变化符合时代审美,同时符合其“不遵循传统”的品牌内核。

  小米不愿放弃且不愿轻易改变的“MI”,同样具有独特的品牌灵魂。“MI”是英文移动互联网的缩写,代表着这是一家做移动互联网的公司,倒过来是“心”字少一点,意思是希望为顾客省一点心。

  还有很多知名品牌logo背后故事都具有可读性,华为logo像一朵花,代表蓬勃向上,团结一心,同时又寓意光明前景。创立于1987年的华为,其品牌logo也经历了多次变化,目前这种扁平化的设计风格,更适应数字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应用和传播。

  微信的标识设计直接体现了“对话”寓意,绿色背景除了醒目,具有便捷,时尚还有免费,沟通让你我更亲近的意思。

  当然,还有更多关于品牌logo的故事。

  成功品牌的logo都是一门艺术,总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用户的脑海中影响和触发他们对这个公司以及他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感受。完成用户对品牌的完整性记忆。

  在数字媒体时代的背景下,logo作为品牌形象的生命力,其设计与推广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