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大界线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地理,界线,科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6-01 21:48
天下的地理界线各色各样,有山川界线、军事界线、政治界线等。界线分割着地理区域,识别区域首先要识别界线。山川界线、军事界线、政治界线都很容易识别,山脉河流走向一眼就能看到,军事分界、政治分界本来就是人定的,不需要事后再去做“识别”。所以,仅仅 “发现”这类地理界线,并不能算地理行业中的好汉。另有些地理界线不是单凭视觉可以识别,而需动用头脑,依照归纳的方法进行比较和分辨,察常人所未察,在混沌纷乱之处,发现隐藏的走线,这才是高手。从古代到近代,我们可以举出三个这样的例子,有三个不寻常之人,三次谈到中国的人文大界线,都是“向无字处读书”,含有创意。
一是大史学家司马迁,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出四大经济区:山西区、山东区、江南区和龙门、碣石以北地区。这四个区中,前三个区都是公认的讲法,所谓山西、山东都是以崤山为界。第四个区虽不是新发现,但以龙门、碣石两个“点”来表界,则是司马迁的考虑。“两点”,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一线”。应该说司马迁的意思中也包含着这“一线”。这条线自山陕之间的龙门起,从西南向东北将今山西省斜切为两半,又越过太行山,继续向东北,至于渤海边的碣石,是当时的一条农牧分界线。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很赞赏司马迁提出的这条人文地理大界线,它是我们认识战国秦汉时代北方经济区划、民族分布的重要线索。
二是唐朝的科技和尚一行。他提出“天下山河两戒” 的想法,“两戒”就是“两界”。一行的“两戒”思想内容丰富,包含着天文地理两方面的东西。其中的要点是,天下有南北两条界线,分割着华夏与戎狄、华夏与蛮夷。北面的一条,大致从积石山开始,向东到终南山北侧,然后再东,过黄河,到太行山,再沿太行北上,过常山西侧,最后接上长城,沿长城向东,直达辽东。这是“北戒”,作用是“限戎狄”。南面的一条,大致从岷山开始,向东到终南山南侧,过华山,然后折向东南,过桐柏山,逾江汉,到衡山之南,再向东到福建中部。这条叫“南戒”,作用是“限蛮夷”。
一行的“两戒”显然是人文地理界线,把所谓礼仪冠盖的华夏与茹毛饮血、火耕水耨的戎狄蛮夷分开。一行的划分,有一定的历史事实根据,包含着古代很基本的政治、人文区域观念。但不能不指出,他的“华夷之辨” (华夷不相混)的传统观念很重,可以上纲为“大王朝中心论”。根据一行的思想,终南山一带为“地络”,即地理大枢纽,北戒、南戒均会于此。还有,“南北山脉皆会于太华( 华山)”,这些都突出了当时京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于天下的中枢地位。一行的地理大界线,在王朝时代显得大气磅礴,明末思想家方以智在《东西均》中说:“一行山河两戒,千余年尊奉之。”
三是近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20 世纪30 年代,胡先生研究中国人口分布时发现,“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将全国分作两部。西北半壁面积占十分之六七,但人口仅占十分之零点四。东南半壁面积仅占三四成,而人口占十分之九点六,“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对这条瑷珲—— 腾冲人口线,有人称作“胡焕庸线”。胡先生曾分析这条人口线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人口政策,指出依照自然条件我国人口载量已然布满,惟东北北部嫩江流域一带之地为“国内惟一可供移民之区”,可惜“暴日入侵”“其地处于他人治下”“白山黑水,不知何日方能重返故国,以供我华夏民族之移殖经营矣”。
自古以来,面对中国大地之上的纵横山水、复杂人文,一代代的人士都渴望理出它们的来龙去脉,并欲依照各自的价值观念,辨出天下的利弊格局,从而立家国,治天下。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域中隐含的各类人文地理界线,可能长度大,根基深。把握了这些界线,会更清醒地认识国土的人文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