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鲸落,万物生”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鲸落,生态,科学家
  • 发布时间:2021-06-01 21:55

  果说海底是一片没有阳光眷顾的荒漠,那么 “鲸落”便是深海的绿洲。鲸落用其温柔而强大的力量,滋养着在黑暗中艰难维生的生物。于是便有了这句话:“一鲸落,万物生。”

  何为鲸落?鲸落,是鲸鱼死亡之后沉入超过 1000 米的深海的过程,是鲸尸在深海形成的生态群落,也是海洋中无数生命的重要给养。

  1987 年,夏威夷大学海洋学家克雷格·史密斯领导的一队科学家,发现了第一个鲸落生态系统。

  此后,随着探测深海的技术不断发展,人类对深海海底的生态演替模式逐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据报道,2020 年4 月3 日,中国科学家在南海首次发现一个约3 米长的鲸落。这样完整的鲸落其实十分罕见,距今为止,已发现的自然鲸落不足50 个。

  从巨型鲸(如抹香鲸和大多数种类的须鲸)在深海区域自然死亡并开始下沉,到庞大的鲸尸在海底渐渐消失,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因受到鲸的个体大小差异、海水深度以及其他环境变量(如潮汐流)的影响,各个阶段所持续的时间都有所不同。当然,并不是所有鲸在死后都能形成鲸落。体型较小的鲸类,例如海豚,由于它们的体积小、脂质含量低,并不会经历相同的生态演替阶段。

  从鲸尸开始坠落的时候,鲸落最初的阶段便开始了,这个阶段被称作“移动的清道夫”。因为这时,成千上万的海洋生物“闻讯而来”,开始食用、分解鲸尸。在这场“饕餮盛宴”中,八目鳗类鱼和鲨鱼最为活跃,它们以鲸尸中的软组织为食,每天的消耗量可达40 千克~60 千克,是鲸落过程中主要的“清道夫”。由于鲸的大小不同,此阶段通常会持续数月至1 年半,在这个过程中90% 的鲸尸将被分解。

  当第一场“盛宴”结束后,鲸尸几乎只剩下一副骨架。沉入海底的鲸骨将会在海床上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为无脊椎动物尤其是蠕虫等多毛类和虾、蟹等甲壳类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这些动物栖居在鲸骨和周围的沉积物中,一边啃食着鲸骨上残存的皮肉,一边为深海提供物种的多样性。因此,第二阶段也被称作“致富机会主义者阶段”。

  经过了持续时间长达4 至5 年的第二阶段后,鲸尸便只剩下赤裸裸的骨架。在鲸落进入第三阶段时,将迎来一批新的“移民”——厌氧性细菌。厌氧性细菌嗜硫,能分解骨头中的脂质,还原硫酸盐并排出大量硫化氢。虽然硫化氢对人体有害,却可以在深海中形成一个适宜化能自养细菌生存的环境。这些不依赖任何有机营养物即可正常生长、繁殖的细菌,能在此环境中迅速生长,滋养贻贝、蛤、帽贝、海蜗牛等海洋生物。鲸鱼骨骼中富含的脂质,占其体重的4%~6%,因此这个“化能自养阶段” 可以持续50 年至100 年。

  第三阶段后,鲸骨中的“生命养分”虽消失殆尽,但鲸落给海洋的馈赠并未消失。一旦鲸落中的有机化合物耗尽后,就会进入生态演替的第四阶段,科学家们称其为“礁石阶段”。只有矿物质存留的骨骼,才会成为海底生物的栖居地,为它们提供坚实的基质。

  科学家们在探索鲸落时发现,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在海底营造了复杂的生存环境,促进了海洋中新生物种(如科学家发现的新蠕虫物种——食骨蠕虫)的产生,为海洋中成千上万的生命提供了能量。

  然而,并不是所有鲸的生命都有完美的谢幕。如果鲸死后搁浅在海岸就会变成一颗定时炸弹,发生鲸爆。这是因为一旦离开了海水,鲸的体温便会升高,庞大的躯体内将酝酿一场大爆发。鲸死后,体内残留的食物、器官等开始腐败,细菌也开始迅速繁殖。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气体,使尸体内的压力逐步增加,一旦气压超过临界值,就会发生爆炸——体内的腐败气体和内脏将一下喷涌而出,甲烷、硫化氢、氨气等气体的恶臭则将久久无法消散。

  鲸用鲸落这样一场长达百年的生命谢幕,来报答这片赋予它生命的汪洋大海。而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如今鲸的数量令人唏嘘。如果鲸落不再出现,富饶的深海或许会逐渐变成一片贫瘠的荒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