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消费者非现金支付的花费高达23.2 万亿美元,而现金支付的消费只有22.6万亿美元。非现金支付金额首次超过现金支付,一方面这取决于越来越先进的电子支付技术,另一方面还有政府和政策的推动力量。据《经济学人》称,韩国政府在1997年左右开始推进信用卡,目的是刺激消费,减少很难实现税收跟踪目的的现金支付。万事达卡创新实验室研发部副总裁黄东浩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认可了这一趋势,同时他认为,“在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成为支付终端时,电子支付技术需要遵循安全、快捷的支付原 则。”
C:你认为全球数字支付领域这五年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H:我观察到目前越来越多的数字支付终端出现了,毫无疑问,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其他智能类硬件的发展,数字支付终端的种类和数量正变得越来越多。从创新实验室建立到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一直希望将来任何一个设备都可以变成交易设备。所以不单单是手机,未来,机器人、车联网都有潜力变成支付终端。不过,在终端不断变多的过程中,有一些数字支付的基本原则必须遵守,那就是安全、快捷。但是我们发现安全和快捷这两个原则之间是互相矛盾的。安全度高会提升操作难度,而使用方便快捷通常意味着安全度不高。此时可以有个比较简单的做法,低交易额重方便快捷性;额度稍大的交易重视安全性,在技术上开启不同层面的安全验证。在一些市场,比如欧洲,监管部门的规则中就要求大多数的交易都要“强验证”,就是说采取至少两种以上的方式验证身份。同时,对于一定金额以下的交易或者重复性的交易,则可以免除这种验证的必要。这就做到了二者的兼顾。
C:创新实验室在数字支付领域的创新是怎样的?如何结合市场趋势?
H:实验室有专门的团队做市场趋势的研究,研发部门也会关注最新的技术动向。例如我们现在有一个人形机器人Pepper的数字支付终端。Pepper最早在日本很受欢迎,其实它是法国一个叫Aldebaran的公司做的,因为日本对机器人的需求很大,后来被日本的软银公司买下来。我们当时觉得机器人挺酷,并且从市场情况来看没有公司开发机器人成为支付终端,所以2016年1月,我把实验室的工程师送到法国巴黎的实验室学习。Pepper 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它不像iOS或者安卓,它的机器人采用自己的平台语言—Python开发。所以对我们而言,学习新语言的成本很高,但是我们必须使用他们的平台来做开发。我们的工程师学习完后,在原有的机器人基础上需要再思考如何把电子钱包和它的平台连接起来,最后发展成我们的万事达卡智能终端平 台。
C:刚刚你列举了一个和市场相结合的案例,那么在你看来创新实验室具体的研发模式和研发周期是怎样的?
H:我们采用敏捷开发。在项目初期,我们会走一个模型衡量我们有多少待办事项。每两周我们会走模型,这样可以定量地把项目做出来。做出来后业务部门需要介入市场。这时我们会停下来,将产品原型拿到市场上让合作伙伴尝试,让团队感受市场反馈。如果市场反馈不错,那么项目进入商业化流程,需要法务、财务部门跟进。如果市场反馈不行,那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会先盯住已经进入商业化的项目。还是用Pepper这个例子来说明商业化流程,Pepper已经和必胜客在新加坡正式合作,2016年5月我们做原型开发,决定跟必胜客做试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跟必胜客做深层业务探讨,掌握它的业务逻辑。另外一个重要的点是要引起必胜客的兴趣。如果必胜客不愿意跟我们合作,这个项目也无法继续。因此我们还需要做市场教育和推广工作,因为大家对新技术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一般我们会把自己的产品做成视频,到商户那里展示,激发它们的兴趣。(采访:李嘉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