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为何用收入大涨换回股价大跌?

  Facebook 7月末公布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承接上个季度近120亿美元的收入表现,这架印钞机在最近3个月依旧马力十足,收入达132.3亿美元,同比增幅42%。然而看起来光鲜的数字并没有说服投资人, Facebook的股价在财报发布后大跌19.6%,单日市值蒸发接近1200亿美元,创美股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Facebook面临的问题显而易见,虽然亚太和其他地区的用户数还在增长,但北美区增长停滞,欧洲区更是首次出现用户负增长。同时,北美作为Facebook营收的主要贡献地区,营收增速明显放缓。它们一同传递出不妙的信号:Facebook的增长要减速了。

  华尔街变脸的速度也的确超出预料,各路投资人纷纷将手中的股票出仓,这甚至连累整体科技股一同遭殃,纳斯达克指数以及纽交所用来衡量科技股大趋势的FANG(Facebook、Apple、Netflix、Google这4家美国科技巨头的统称)指数都在之后几日持续下挫。

  当然也有坚定看好Facebook的声音,知名科技博主 Ben Thompson就特地撰文分析Facebook的良好前景。在他看来,Facebook流量寡头的地位并没有被动摇,而运营成本暂时增加意味着护城河的加深,与竞争对手相比优势更强。

  然而Thompson没有意识到,他的观点和华尔街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Thompson认为Facebook为了垄断地位而牺牲了短期效益,华尔街同样认可,事实上,虽然大部分投资人都将Facebook的目标价调低,但很少有人给出负面评级。唯一的区别在于,支撑Facebook的股价在过去几年间疯长的最大动力,不是这家公司拥有的市场垄断地位或者是其当时的财务表现,而是投资人对于这家公司前所未有的乐观信念—他们预期Facebook未来会持续增长,然而现在,这种信念动摇 了。

  用户增长 这一直是Facebook股价的基石,但正如财报所呈现的现实,北美及欧洲的用户增长出现停滞甚至倒退,而这些发达地区的用户贡献了Facebook收入的 70%以上。其他地区用户的增长带来的收入肯定更少。要知道,对于Facebook来说,如果全球剩下的2/3人口不会在Facebook上点击广告,那么他们就不是用户,只是成 本。

  广告效率 这是Fa c eb o ok股价增长的另一块基石, Facebook创造的信息流广告模式在过去几年被无数互联网公司采用,国内的今日头条和微博就是佼佼者。信息流广告的特点在于相比搜索广告等其他模式,其广告展示容量几乎是无限的,用户只要不停向下滑屏,广告就可以被适时推送。

  然而,无限的广告位只存在于理论上,产品不可避免要和用户体验妥协。同时,为了留住年轻人,Facebook 大力推广Stories视频这种新工具,而这些新举措都增加了变现效率的不确定性。

  政府监管 在关于欧洲用户数下滑的解释中,Facebook 提到了欧盟新出台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带来的影响。这个今年5月刚刚生效的条例,严格限制了互联网公司对用户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此外,年初剑桥分析公司的数据门事件也对Facebook的用户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可以说,随着政府监管的逐步加强, Facebook在用户增长和广告效率两方面都会受到严峻挑战。

  其实,不只是Facebook,整个科技圈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增长见顶。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多家国内外互联网公司用户增长不及预期,包括微博、Netflix、 Twitter等。可以说,2018年是移动互联网增长时代的尾 声。

  在这种大背景下,所有股价增长依托单一指标的技术公司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例如Facebook的变现手段极为单一,98%的收入源于广告,相比之下,亚马逊的多元化收入结构的稳定性就更强。曾经,集中对广告业务进行投入的策略为Facebook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低成本高回报的快速增长,然而当低成本运营的钱赚完时,麻烦随之而来。商业就是这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