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全球化的《星球大战》

  我不曾预料在美国之外,关于《星球大战》(以下简称“星战”)的信号来得如此之快。一进入英国边境,我就遭遇了一番星战式的“盘问”。

  机器检验指纹的时候,我在该放食指的瞬间放了拇指。“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手指。”那个看上去40多岁的英国人对我说。看我反应平淡,他重复了一遍,还加了一句,“每个人都知道这句台词”。我忽然醒悟,面前的人是个星战粉,他在跟我玩一个文字游戏,电影中的原话其实是—“这不是你想要找的机器人”。

  一部电影是否称得上文化现象,一个标准是当中的“梗”是否足够流行,以及在多大范围内流行—即便你算不得星战粉丝,去年至今至少也该被“愿原力与你同在”轰炸过—梗的测试难度可以因人而异—“我是你爸爸”“我们回家了”,这些都非常初级。 7月中旬,一年一次的“星战全球粉丝大会”(英文名字Star Wars C

  elebration Europe中还带着欧洲)在伦敦举行,它上次来到这里还是9年前。尽管3天日程中不乏对接下来几部星战电影的细节披露,但对大多数粉丝来说,这个节日的意义在于能穿上costume,找到自己的同类,听听Leia公主的脱口秀,以及疯狂购物—玩具从来都是星战文化的重要部分,它塑造了一个庞大且一直扩展的商业帝国。

  8个月前在北美上映的《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是迪士尼过去一年最大的利好。美国市场反应如此热情,令人觉得那些推广都不必要,真正的挑战来自海外。在中国,它的票房刚刚超过8亿元。卢卡斯影业CEO Kathleen Kennedy对这个数字显然并不满意,“我对此失望,但这也需要耐心。”作为资深的制片人,她已经制作了超过60部影片。她期待星战在中国能复制漫威的路径,“漫威对于中国也曾是新事物,但几年间就成了有号召力的品牌。”漫威出品的《复仇者联盟2》在中国的首周票房就超过了10亿元。

  在一年内培养起广泛的观众基础,实在有点勉为其难,更何况对于带有庞大宇宙观和价值观的星战。今年冬天要上映的《侠盗一号:星球大战外传》当中,迪士尼找来了中国面孔甄子丹和姜文—这是好莱坞电影吸引特定观众群的通常做法。他们在影片中饰演一对分别相信原力和倚重武器的搭档。星战的故事体系也遵循了漫威的路数—如果说《复仇者联盟》相当于《星球大战7》,则《侠盗一号》相当于《蚁人》。

  即便在语言部分相通的欧洲,星战粉丝大会也呈现出和美国不太一样的气氛,显得非常安静。“这里的人们不像加利福尼亚州安纳海姆的那么疯狂,但在这里可能会遇到文化最多元的人群。”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的艺术家Jason Christman说,“你会看到很多年轻的女性也对星战产生兴趣。”他以星战元素为灵感创作了几十款极简风格的海报,并连续两次带到星战全球粉丝大会上出售,其中一张耗时3个月才完成。他拥有一份正职工作,给耐克等公司做商业广告。但他表示,“如果创作星战海报能养活自己,我愿意只做这件事。”

  明年星战迎来诞生40周年。比起很多已经消退的文化符号,它倚赖那些不断增加的粉丝重新定义自己的未来。迄今为止,7部星战电影已经收获了66亿美元的票房,此外还有20亿美元的出版收入,以及120亿美元的玩具收入。这些加起来总额已经超过了90个国家的GDP。星战本身显然已经像是个虚拟国家。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Cass Sunstein也留意到这个现象,在刚刚出版的新书《The World According to Star Wars》中他写道,“人类历史当中,没有任何一种现象和星战一样,无党派,属于全部美国人,且能够团结起所有人。”在解释星战为何旷日持久地流行时,他提出了“瀑布效应”—流行取决于其他人如何看待第一集,以及“网络效应”—因为周围多数人听说过星战,人们就会认为了解它很有必要。

  尽管如此,在这样一个续集电影的时代,如果要吸引新的观众,需要持续不断地创造新鲜感。这可能是星战不同于漫威系列电影的地方—如果我们继续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它无需局限于已有的漫画,而是能够不断打破边界,创造新的角色和故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