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1.43万辆到底哪儿拖了新能源汽车的后腿?
-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管理,市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7-16 18:56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召回公告统计,从2020年1月1日至6月30日,国内汽车市场共发起67批次召回通告,涉及41个品牌共计322.14万辆缺陷汽车被召回,同比上涨16.73%。其中,新能源汽车2020年上半年共4批次召回 1.43万辆。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动力电池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现行的惩罚力度过低,无法引起部分车企的重视。
电池隐患问题亟待解决
因动力电池存起火隐患被召回的缺陷车辆为3651辆,仅涉及力帆一个品牌。
相比传统汽车,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召回数量和批次并不多。召回车型包括奇瑞艾瑞泽7e、特斯拉Model X、江西昌河北斗星电动汽车、力帆650EV300纯电动车。其中,电池隐患是召回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在以往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电池领域的隐患问题亟待解决。这些召回是对电池安全问题进行消除,体现了新能源车企在技术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对原有的问题逐步改善。
随着夏季高温,自燃现象成了新能源车的较大隐患。6月15日,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宣布召回3651 辆力帆650EV300纯电动车,原因是动力电池包可能存在热失控和起火风险。
客车领域也未能幸免。6 月2 4 日,一汽客车(大连)有限公司召回 3196辆纯电动厢式运输车,原因是动力电池因电池单体一致性差导致热失控,有自燃隐患。同日,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也因动力电池存在内部短路发热风险、散热系统设计存在缺陷等问题召回400辆纯电动城市客车。
崔东树提出,自主车企的电池召回数量较多,问题相对严重,而且部分企业实力较弱,问题难以有效解决。但同时,崔东树也指出,近两年自主品牌召回数量逐步上升,实际上体现了其对品质把控的进一步加强。
处罚力度偏低引起关注
事实上,我国汽车召回制度是比较完善的,目前主要问题在于处罚力度偏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规定,车企如未按照规定备案有关信息、召回计划或提交有关召回报告的,将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最多可罚20万元人民币。这个处罚力度相对大体量的汽车行业来讲还是偏低。
对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琰表示,中国是全球汽车规模最大的市场,不可避免会出现质量安全问题,而汽车召回则可以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的4批次的召回中除了特斯拉,有3批次是在监管部门开始缺陷调查的情况下才发起的,如奇瑞、江西昌河、力帆并不是车企主动召回。
奇瑞艾瑞泽7e和江西昌河北斗星电动汽车由于车载充电机充电控制软件策略问题和制动液泄漏问题,分别被召回4000辆和3503辆。由此可见,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监管还是主要依靠监管部门,这也体现出我国政府部门监督力度在不断提升。
中国汽车召回制度实施16年来,召回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常态,大部分车企不再羞于公布自己的产品缺陷,并积极对缺陷车辆进行召回。如特斯拉Model X因转向机存在隐患宣布召回3183辆。
对此,崔东树表示,主动召回的措施体现了企业对产品质量方面的特别关注,尤其对细节要求比较高,这也体现了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