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会议和会展活动的碳中和问题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绿色会议,会展,碳中和
  • 发布时间:2021-07-19 10:17

  2021年2月2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又明确提出:推进会展业绿色发展,指导制定行业相关绿色标准,推动办展设施循环使用。

  据了解,有关会议和会展活动实现碳中和的一些情况是,早在2010年5月的上海世博会,即首次在我国会展活动中提出“碳足迹”的概念。同年9月召开的百度世界大会则是中国首个提出“零碳”目标的会议。2014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通过在北京怀柔区和河北康保县种植1274亩林木而意在抵消该会议所产生的3903 吨碳排放,成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APEC会议。2018年国际竹藤组织(总部设在北京)在机构内部建立了碳补偿基金,从其工作人员每次会议旅行中提取相应费用捐赠给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以补偿其碳排放。2019年我国生态环境部出台了《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这是第一部涉及会展活动碳中和的实施指南。

  目前,为在世界会展活动中推进碳中和事业,已形成三个重要概念。一是“碳信用”,它是指对各种低碳降碳承诺所采取的认真实施的态度。二是“碳交易”,即通过购买碳配额的方式对各种活动(包括会展)所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抵消。三是“碳汇林”,即为了抵消活动(包括会展)所产生的碳排放而补偿性地营造相关数量的森林。

  在我国,研究会议会展活动碳排放与碳中和问题比较领先的单位是浙江万里学院。近年来,该校的会展科研团队一直在积极研究会展活动的碳信用、碳交易和碳中和等有关问题;测算不同类型会议和展览活动中的碳排放的中位数以及实现碳中和的标准;研究绿色场馆建设、绿色会展活动的政策实施等问事项,努力构建绿色会展标准和会议展览活动的碳中和实施体系。

  我国作为会展大国,推进绿色会展和会展碳中和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多年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号)就明确提出,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理念。其后,全国陆续又颁布了一系列国家、行业、企业、地方、团体标准,推进会展业绿色、低碳、环保、生态发展。多年来,我国会展行业也通过一系列国际性大型会议会展活动吸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追赶世界领先水平,并努力形成会展业节能降耗、绿色生态的中国特色。尽管我国在会展碳中和基础理论、测算方法、项目管理、绩效评估等诸多方面还存一些问题,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但其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喜人。我们深信,在“十四五”时期,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