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范儿:
见信好。
对英范儿最初的印象来自一部叫《跟我学》的英语教学片儿。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事儿了。片头是一个英国中年男,瘦高,穿了一套含马甲的三件套暗色西装,快步走上一座红砖楼的楼梯,冲着镜头一甩头:Follow Me。我那时正在上小学前半截,正在迷恋伟大的汉语,学着李白对着月亮狂叫:“噫吁嚱,危乎高哉!”我没怎么跟着学英文,对于英范儿的印象止于:瘦高、三件套、红砖破楼。
后来,对英范儿的印象来自多部英国小说。那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儿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想读尽英美帝国主义的腐朽文学而批判、赶超之,在学医之余,拼命读英文长篇小说。读了四五十部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人是长在土地上的植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国是如今的世界首富,英国是上一个世界首富。读美国作家,总感到一股少年气,“少年心事当拏云”,哪怕是八十岁的亨利· 米勒。读英国作家,总感到一股中年气,“如今是云散雪消花残月缺”,哪怕是写得早、死得早的奥斯丁,核心词也是算计和嫁娶,和爱情动作没什么关系。劳伦斯、狄更斯、萨克雷、丘吉尔、麦克尤恩给我的英范儿核心是:年收入,年花销,阶层区隔,湿冷,规矩,淡定,性无奈。
再后来,我在英国前殖民地中国香港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年,对英范儿的印象来自这段忙碌的时光:法制和秩序,小政府,通常信任居民,但是发现违法重罚,人们总是排队,严格遵守时间,即使下雨,即使是中环,城市道路也不会被堵死;包容和圈层,尽管没有任何本土美食,全世界各地的美食都有,几乎都及格,有的甚至能得九十分以上,但是各自在自己的圈层活动,几乎从不破圈;热爱马和跑马,热爱教育,自己知天命前后,放弃自己的今生,以教育的名义驱动自己的孩子拼命;mini、路虎、宾利、劳斯莱斯,啤酒和威士忌,足球、披头士和007。
2020年下半年开始,因为新冠疫情滞留伦敦,我开始真正在英范儿里衣、食、住、行,发现了不少以前离岸感受不到的地方。比如,伦敦有世界大城市里最美的夏天,细雨斜阳,微微清凉。比如,伦敦是世界大城市里的跑步胜地,冬天没有严寒,夏天没有炎热,一年中八个多月可以穿小羽绒服,低海拔,多公园,门票全免,多行人专用道,人车分流,一条泰晤士河贯穿整个城市,圣詹姆斯公园、格林公园、白金汉宫、海德公园在城市最中心连在一起,外周跑一圈,最美十千米。比如,伦敦是世界大城市里的睡觉胜地,小到中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21世纪的科技手段也不能准确预测明天的天气,听着雨声,睡到自然醒,醒后喝杯香槟,看会儿书,等雨声。
最近读到一个清单,列了40个英范儿“入流”(Posh )。我问一个在伦敦住了无数年的小姐姐:“这个清单如何?”小姐姐直接回答: “不太入流,没有触及精致生活和家族精神的本质。”
既然对英范儿已经有了那么多直接或间接的印象,我就姑且对照一下,找找差距,决定未来是不是要想想办法弥补。
1. 你上过寄宿学校。我上过。但原因不是父母想把我培养成一个绅士,而是家里太挤,我想有个角落安静念书。
2. 你有古董和传家宝。我从2001年开始买古董并日常使用。我妈从我记事儿起就开始往家里拿各种破烂,她说这一屋子破烂都是传家宝,很担心她离开地球之后,我和我哥、我姐,因为分配不均,打起来,伤了和气。
3. 你有酒窖。我有。
4. 你是私人俱乐部会员。协和医学院校友会算吗?
5. 你从不谈钱。我谈价值。
6. 你有族徽。我拿青田石仿赵之谦笔意刻了一个小佛,尖顶帽子、袍子、七瓣莲花座,当作微信头像,算不?
7. 你骑马。我不。我骑过,摔下来过,然后再也没骑过。
8. 你有园丁。我妈算吗?
9. 你有银餐具。我还真有。
10. 你会打枪。我还真会,在正规陆军学院得过100米半自动步枪慢射优秀(5发子弹49环)。
11. 你滑雪。我不。我滑过,第一次就摔了,就没第二次了。
12. 你管所有人叫“Darling(亲)”。我管所有陌生人都称“您”。
13. 你问“您在哪儿上学”。我基本不。我怕别人觉得我在显摆自己的学校。
14. 你管香槟叫“Champers”。我不。我叫“汽水”。 15. 你有很多装满书的书架。我有。 16. 你用姓称呼朋友。我不。我按他们想被称呼的名字称呼他们。 17. 你擅长八卦。我不。但是我爱听。 18. 你喜欢橄榄球而不是足球。我不。我更喜欢足球,当过守门员。 19. 你穿长筒雨靴。是的。
……
余不一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