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大学体育中户外运动训练教学策略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大学体育,户外运动训练,教学
  • 发布时间:2021-08-03 20:37

  摘 要:在大学体育中进行有效的户外运动训练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本文简要分析户外运动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并对具体的实施策略展开详细的介绍。

  引 言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户外运动训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开阔自由的运动场所,增强他们的体验感,并且由于户外运动具有一定的探险性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提高他们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高效的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正因如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户外运动的重要价值,研究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方法去带领学生参与到户外运动训练当中,由此丰富体育运动的形式,提高体育课堂的质量,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体育中户外运动训练的意义

  户外运动起源于欧洲国家,是一种在户外场所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其通常表现为具有很强的挑战性、探索性和刺激性,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使得这项运动备受年轻人的青睐。随着户外运动的深入发展,它开始逐渐被引入大学体育课程当中,成为了学生需要进行学习的一部分。户外运动训练在大学体育中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户外运动进一步丰富了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能让学生接触到不一样的体育知识。在现实中,很多体育运动项目都更强调个人类的比赛竞技,但户外运动却能使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自然,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户外运动的形式和价值,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其次,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户外运动训练,学生能在个人战和团队赛中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逐渐提高综合能力,将部分学生及时从亚健康的状态中解救出来;最后,通过进行户外运动训练,学生的机体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期间教师可利用一些特定的训练内容去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逐步增加他们的身体灵活性和韧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水平。由此可见,户外运动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重大,故而有必要对实施教学的路径展开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助推全国大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二、大学体育中户外运动训练教学的困境

  现如今,我国大学体育中户外运动教学仍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值得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首先,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基本上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也很少去进行户外运动训练,这导致他们对户外运动一无所知。并且,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未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必将会影响实际教学的高效开展,很多学生可能对运动本身存有一种抵抗心理,这是当下急需打破的困境之一;其次,在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品德,但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学生的天性和潜力被遏制,户外运动训练未在体育课堂上得到真正的落实,自然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很多高校在户外运动训练教学方面的基础性建设上存在较大的不足,如场地面积过小、运动设施缺失、师资力量薄弱等,这种情况不仅会大大降低教学的质量,也会增加户外运动场所中的安全隐患,为学生的个人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影响户外运动训练的有序开展。基于以上问题,各地区的高校及教师必须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全面提升户外运动教学的有效性,确保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好的成长。

  三、大学体育中户外运行训练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合理选择户外运动训练的内容

  为了保证户外运动教学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教师应确定好学生的兴趣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去选择具体的训练内容,最大程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有效的缓解学生的身心压力,使他们能够在宽松的户外活动中放松自我。为了达到这项目标,教师应在教学开始前去做一个小调查,收集学生对户外运动训练的要求,据此来确定实际的训练内容。在此基础上,应根据户外运动场所的所处环境和天气情况等灵活转变训练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确保户外运动顺利推进的同时,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实质上的帮助。

  (二)提高户外运动的安全管理强度

  由于户外运动主要在户外场所内开展,所以现场的安全隐患较多,如恶劣的天气和环境、运动方式不当等都有可能会危及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一系列无法挽回的损失,这点必须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对各方面的因素展开全面的分析,制定好紧急预案措施,确保能更好的应对运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故,降低现场的安全隐患,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最安全的户外运动场所。另外,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户外运动的含义和性质,利用课堂上的富余时间向他们讲解户外运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且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去应对,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在此期间,教师还要做好监督工作,准备好医药箱等的救急措施,从而更好的保障学生在户外运动中的生命安全。

  (三)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水平

  想要提高大学体育中户外运动教学的质量,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这样才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对于这一点,高校应加强体育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的教学水准做出更高的要求,以便保质保量的完成新课标规定的各项任务。一方面,高校应定期对教师团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对户外运动的认知,使他们从中能掌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宝贵经验,为接下来教学的顺利实施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高级教师的引进,为教师队伍注入新的能量,由此为户外运动训练教学的开展带来新的起色。在此基础上,高校应组织相关教师和管理人员及时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创新户外运动教学的有效路径,规划好具体的教学方向、训练内容等,从而推动大学体育教育的全面改革。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户外运动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参加户外运动,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综合素质等均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并且能促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在户外运动训练教学的实施期间,教师应合理选择训练内容,并着手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运动环境,同时学校也应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推动户外运动训练的高效开展,为当代大学生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方梅. 大学体育教学中户外运动训练的途径[J]. 田径,2020(11):38-40.

  [2]  黄代海. 大学体育教学中户外运动训练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0):62-63+66.

  [3]  李贺林. 户外运动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J]. 知识经济,2020(12):84+86.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