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探究

  • 来源:时代人物
  • 关键字:网络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 发布时间:2021-08-04 10:13

  摘 要:在新时期的互联网时代,当代大学生在成长环境、学习生活的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重大的变化。根据这些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造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网络新媒体手段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相结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余文化生活相交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建设和坚守属于自己的网络阵地,通过各种有效创新的途径用科学的理论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络背景

  网络作为新时代最主要的信息载体,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当代 95 后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是“网络原住民”,他们对于网络的熟悉和使用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社会群体,他们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传统的课堂思政教育早已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水平上的新诉求,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必须借助网络为载体,弘扬思想文化主旋律,必须有意识地对网络中庞杂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帮助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正能量,消除网络空间舆论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关心时政、关注世界与国家发展和社会变迁,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参政意识,敢于表达,乐于在互联网上浏览学习国家大事和世界形势,而网络虚拟性、开放性和隐匿性的本质则进一步放大了大学生的这种参与和表达欲望。但当代大学生涉世未深,价值观尚未成型定性,政治敏锐度较差,缺乏必要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加上年轻气盛,易于情绪化、感性化。网络上不法分子或别有用心的人正是利用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这些特点负面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混乱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干扰高校意识形态的发展,严重时还可能造成高校网络舆情。

  青年大学生在当前网络环境下使用新媒体手段的特点

新媒体平台传播的内容特点为碎片化及短平快等。新媒体平台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及流媒体技术进行内容加工后传播,主要方式有视频、文字、图像等。它具有传播即时性、时间整合性、表达碎片化、方式交互性和内容草根性等特点,主要满足了受众移动和双向交流的两大需求。目前常见的新媒体有抖音、快手、直播、微信、简书、小红书等平台,青年学生利用活动与活动之间的间隙时间进行上网活动,更热衷于碎片化的知识吸收。

  新媒体的趣味性与生活相联性增强。网络媒体具有娱乐性、观赏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青年学生更乐于接受与易于吸收。由于好奇心的驱使,青年学生在浏览网络内容时会更关注与生活相关、与个人相关的领域,更关注趣味性强的信息。年轻大学生几乎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而大学生网络应用的方向主要为信息获取、网络娱乐、沟通交流和商务交易。

  学生群体多为 95后及00后。95后、00后学生浮躁缺乏耐性,性格独立,更关注自我,更倾向于微领域方面的信息,如个人情感、学习发展、社交等,而自动跳过、忽略宏观层面的信息,如国际形势、社会时事等。因此青年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手段去了解世界,开阔眼界。这也导致了学生只关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与信息,认知存在局限性,缺乏理想信念与人生信仰,无法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结在一起。

  青年学生的主流核心价值观仍不成熟。面对信息纷呈的互联网空间,缺少对信息辨别、分类的技巧,缺乏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所以往往在信息空间中迷失自我,容易受不良、低俗文化影响,从而反过来负面影响青年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特别是目前“网红”文化的盛行,许多青少年缺乏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国家观,盲目追崇低俗、劣质的网络文化。

  新媒体平台青年用户数已达到近年最高值。目前,快手的用户数已达 7 亿,日活用户约1.3 亿;抖音的用户数已达3亿,日活用户约 1.5亿,其中大多数为青少年。在其他如唱吧、虎牙等新媒体平台里,也有数以亿计的青少年用户。直播领域中,30岁以下的用户占到了五成以上,游戏直播中的90后接近八成。这表明作为新型的、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载体具有广泛的基础。相比于传统严肃、刻板的话语方式,网络语言具有通俗易懂、诙谐幽默、轻松、更加平民化和世俗化等特征,在教学中使用一些网络语言更易使大学生产生共鸣。但是,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还未摆脱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仍采用传统的话语模式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导致教学质量并不理想。

  基于此,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认清网络时代话语变迁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积极探寻提高网络时代话语变迁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对策,改进沟通方式,提高师生之间沟通的平等性,增强人文关怀,提高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寻找共同语言,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思政教师才能避免思政教育主客体之间产生话语冲突,促进思政教育有效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构建一个平等、自由、亲切、有活力的话语体系,使双方达成共识,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优化高校网络舆论环境。虚假、伪科学、不健康的网络信息与舆论,影响着大学生思维方式,干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让大学生产生一系列激进行为,这关乎党执政基础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高校需对能把控的网络舆论进行干预,帮助净化社会信息空间。首先,高校要广泛开展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法制观念,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习惯。其次,高校在开展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工和学生微媒体监管,避免不良舆论影响,引导舆论向健康方向发展。最后,高校思政教师和辅导员要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培养学生“自省”“慎独”能力,引导大学生在网络表达中以德律己,谨言慎行,将网络道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推广“互联网 + 教育”,传播社会正能量。2019年 8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互联网 + 教育”,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主体发展在线教育。并且通过在线系统的学习培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开阔学生的时政视野,提高其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侵蚀的能力。

  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政素质。部分高校教师自身政治素质不过关,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对国家民族不自信,放大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愤世嫉俗,更有甚者在课堂上宣扬一些社会负能量,对中国社会发展进行讽剌与诋毁,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教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铸魂人,如果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思政专业素质不过关,不仅影响思政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必定会影响到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国家民族的自信。必须从习总书记提出的 6 个“要”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素质,只有不间断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自己,才能对自己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才能担当起培养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高校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事关民族未来发展大业。

  以理论学习为契机,开展政治坚定、主题丰富、形式新颖、内容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党课、团课和形势与政策专题教育,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统一起来,帮助学生树立又红又专的崇高理想。

  组织开展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团学活动,把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日常学生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构建正确、积极、健康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价值体系。

  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 更是一个亲身实践的过程。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确立起来的理想信念才是坚定的可靠的。所以 , 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活动,增加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机会,拓展与社会接触的领域。并且,通过开展座谈会、分享会,组织优秀团队、个人在青年学生中分享社会实践的鲜活事例、实践成果、活动感悟等,扩大社会实践的影响范围。其次,收集整理活动照片、视频,编写发布在相关微媒体上,将活动中的感人事迹、典范人物、实践成果和心得体会向广大青年学生宣传,使更多学生受到教育,提升社会实践的育人功效。

  综上,在当前这个网络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也要做出契合发展需要的变革,结合高校大学生对于网络资源依赖的状况,辅导员就可以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平台所具备的优势来树立起比较现代化的思政教育平台,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来进行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而将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加以提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