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台歌剧电影调色——以国家大剧院歌剧电影《纽伦堡的名歌手》为例

  • 来源:传播与制作
  • 关键字:歌剧,电影,剧院
  • 发布时间:2021-08-07 15:32

  国家大剧院出品的歌剧电影项目是国际大剧院对舞台歌剧艺术形式进行数字影像化的艺术作品。通过对剧院舞台艺术的影像化,进行院线、视频网站、电视台、DVD介质等多重平台的传播,进一步拓展了传统舞台艺术的艺术影响力。在4K歌剧电影的后期制作工作中,我们进行调色工作,进行了舞台艺术影像化的精良呈现。

  一.调色的目标

  歌剧电影后期调色工作,在艺术表现层面旨在提升歌剧舞台艺术影像的观看效果,使观众根据视觉色彩表现,产生色彩心理影响,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歌剧舞台艺术所传达的艺术表现。在技术层面,调色工作是为了在符合电影相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最优化的呈现舞台效果的表现色彩。

  镜头色彩风格的匹配和统一摄影机在不同场景下,由于不同镜头的进光亮不同,同一个拍摄场景由于拍摄角度不同,在不同角度光线的影响下,画面色彩也会出现不统一的情况。在调色工作流程中,一级调色就是对镜头色彩风格的匹配和统一。主要包括对镜头的亮度、饱和度、对比度的调节。

  根据作品表现意图,对画面进行处理,突出主体,使观众的视觉重心更加倾向与作品的表达方向,观众的情绪和剧情的而变化。通过对色相、饱和度、亮度、对比度等色彩元素的调整,形成画面主体与环境、场景的反差关系,突出重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塑造特定鲜明的色彩风格。舞台歌剧项目根据其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地域特色有其相关的、鲜明的色彩特征,通过对舞台歌剧影像的调色处理,可以将这种色彩风格化强调、突出,创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

  利用色彩心理,带动观众情绪。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需要具备鲜明的色彩风格。旨在通过色彩心理带动观众的情绪。

  烘托主题。具有一定色彩倾向的影像作品,能够烘托出影片的思想内涵。例如蓝色的冷色调可以变现出忧郁、低沉的风格,红色的暖色调表现出热情、暴力等。

  二.调色流程及方法

  1.套底:套底指通过降低原素材指标以流畅完成剪辑工作,然后在调色软件中代入原始高质量素材完成调色工作。

  2.一级调色:对画面整体色彩进行调整,在技术指标内,对画面整体的亮度、饱和度、对比度等相关属性进行调整。目的的保证曝光准确、色温准确、白平衡准确。同时对镜头间进行色彩匹配。一级调色是调色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一级调色是后续调色工作的基础。一级调色工具主要包括一级调色轮、一级校色条、Log调色等。

  3.风格化处理:根据影像想要传达的风格意图,通过色调等色彩要素进行风格化的处理。

  4.二级调色:对画面的局部进行色彩调节,改变原有画面内元素的色彩关系,起到突出主体,弱化画面其他因素对主体的色彩视觉影响等做作用,让观众的视觉重心尽量放在画面主体上。调色二级工具主要包括限定器、窗口工具等。

  5.细节处理。经过一级调色、二级调色,对画面细节进行调整。例如降噪、皮肤磨皮等工作。

  三.4K歌剧电影《纽伦堡的名歌手》调色工作

  4K歌剧电影《纽伦堡的名歌手》的拍摄工作,以4K转播车作为核心摄录平台,用8台sony HDC-4300 4K摄影机进行拍摄,记录单位为PWS-4500服务器。全剧时长4小时20分,进行4场多机位拍摄混剪,拍摄记录格式为MXF,编码XAVC Class 300,分辨率4096*2160,帧率50P,色域BT2020,伽马曲线sony-Slog3。项目素材量总计30T左右。

  1.项目调色定调:与确定项目色调,歌剧舞台艺术电影以最大换的还原舞台现场场景色调为基础,最大化的尊重原有的色彩演出色调。

  我们在拍摄期间,进行了演出每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舞台场景,通过相机进行色调的记录。调色定调工作参照现场剧照进行调整。色调的确认以小全景画面进行定调,方便与其他景别镜头寻找参照物,从而与后续的一级调色匹配镜头间色调。根据歌剧电影演出现场舞台舞美的变化作为定调的依据,每一次灯光舞美的变化,进行一次定调。

  2.一级调色:一级调色以每一幕的场景作为一个一级调色的场段落,每场内根据前期的场景定调进行色彩匹配。场与场之间的镜头要做好衔接。由于是多机位拍摄素材,理论上通过远程调色做好一场的调色,其他段落的色彩匹配应该是远程自动做好的。但在是操作中我们发现,由于录制现场摄像机光圈的调整,摄像机景别、角度的不同,造成了某一场远程调色后,其他场景的远程调色不甚理想。如果对其他场景进行远程调色的修改,之前的定调场景调色又会受到影响,以此反复之后,项目会变的极为混乱。在笔者一段时间的调色后,发现对于舞台艺术影像项目,对演出场景分析,确定调色的每一场的工作非常重要,确定的依据就是舞台场景、灯光、舞美的变化。而每一次舞台场景、灯光、舞美的变化,就是剧情的一次变化的体现。舞台通过舞美的变化形式来进行舞台演出的叙事变化,在调色工作中也可以参照灯光、舞美的变化,来进行不同段落的色彩叙事变化。从而通过色彩的变化,给予观众感官上的变换,使观众感官的直接刺激,与剧情的解读形成统一。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远程调色并不适合,场景变换多、场景舞美设计复杂的项目类型。原本想通过远程调色来提高一级调色的工作效率,在实际项目发现,反而远程调色会使项目变得混乱、复杂。通过一段时间的调色工作,笔者发现,可以通过对不同录制天数、不同机位的文件用颜色进行区分,由于在Davinci的调色时间线上,可以看到文件颜色的区分。在同一调色场景下,确定了该场景的色调后,通过文件颜色我们可以快速判断出哪些镜头使同一机位的,同一机位镜头复制调色信息即可快速完成一级调色。

  3.二级调色:《纽伦堡的名歌手》这部歌剧电影中,在演出环节中有些场景的舞台灯光设计为渲染艺术氛围,整体的场景光照是比较暗的。在这种低照度舞台场景下,4K摄像机呈现出的画面,相较于现场观看的感觉会更加暗一些。在这种场景下,会通过窗口工具和限定器工具,对场景下的人物主体进行适当的加大曝光。使观众可以看清楚,在这个场景下所要呈现的舞台艺术效果,同时保证人物主体的正常曝光。在另一些场景下,一些舞台灯光较为硬的直射下来,造成被摄主体或舞美场景内的局部画面过曝。在这种场景下,会采用窗口工具,跟踪器工具,高光柔化等一些功能,来对过曝画面进行补偿,去除画面中因为过曝而带来的画面整体色彩的突兀。

  4.细节处理:这部歌剧电影中,演出的许多场景的舞台光照为实现现场演出效果,对于4K拍摄而言,曝光是不足的。为了适度提高曝光,必然会出现噪点。针对这类画面,我们会对画面进行适度的空域降噪。

  四.工作心得

  1.现场观看歌剧舞台演出,是对于歌剧电影项目调色的最佳准备工作。在观看演出的同时相对准确通过照相机还原不同的舞台场景,对于后续的调色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歌剧电影摄录期间,对于同一场景下,所有机位的光圈可以保证不做调整,在后续的调色过程中进行,这种方法可以保证不同机位间曝光的相对统一,有利于统一场景下的一级调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