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研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深度学习,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 发布时间:2021-08-16 21:27

  【摘要】新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对知识的表面记忆走向理解、整合、迁移、应用和批判性创造。要实现这一转变,深入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文章结合从语文教学实践出发,从理解整合、迁移应用和批判创造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进行阐释。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批判性地理解、整合、迁移、应用和创造。深度学习是一种以理解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传递知识和经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为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有效地运用深度学习策略。

  一、理解整合策略,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整合

  1.立足生活现象,创设教学情境。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材编写者选择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文本。在阅读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容易产生熟悉感。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实施中,我将文本所描述的生活内容以情境的方式直接展现给学生,从而带动学生体验生活情境,实现生活与体验的自主转化。以《散步》为例,这篇文章讲述了祖孙三代在散步的过程中,就走哪条小路提出不同看法,最后做出选择的故事。该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于是,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初,我先创设了生活情境:下雪了,天气很冷。祖孙三代窝在家里,孙子中午想要吃火锅,爷爷想要吃馄饨,如果你是爸爸,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呢?为什么会做如此选择呢?如此情境,自然而然地使学生们调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同时也使学生们初步地感知到阅读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2.补充生活资料,拓展阅读空间。课程标准对教学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结合教学需要,运用多种方式,挖掘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时,可以关注所读课文,走进生活,挖掘相关的生活资料,借助这些资料,带动学生建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自主拓展阅读空间,并借助生活经验来理解文本内容。以《济南的冬天》为例,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与学生经历的冬天是不同的。为了使学生们切实地感受到济南冬天的特点,我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利用网络渠道,搜集了济南冬天的图片、视频等,借助多媒体展现给学生们。图片资源和视频资源的展现,不仅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还使学生们进入到了特殊的场景中,便于接下来深入地探寻济南冬天的特点。

  二、迁移应用策略,实现认知与行动的合一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是为了灵活运用知识,通过学以致用的结合,实现自我发展。然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把知识与实践分开,很少给学生应用知识的机会,造成学生学习效果差,影响核心素养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笔者运用迁移应用策略,帮助学生进入生活,应用所学知识,陶冶情操。

  以《回忆我的母亲》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母亲的生活为线索,通过具体事例的回忆,展现了母亲的良好品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深深的爱。立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介绍了哪些与母亲有关的事情呢?这些事情展现出了母亲怎样的性格和品质呢?在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说“母亲是一个平凡人”呢?在这样的问题驱动下,学生们会自主地建构文本与自己生活的联系,从自己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入手,展现平凡的母亲的不平凡。在学生们讨论之后,我继续提出问题:母亲的不平凡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面对母亲无私的付出,你将怎样做呢?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情况,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母爱的无私,并从小事入手,总结感恩母亲的方法,为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践行这些方法奠定坚实基础。

  三、转识成智策略,实现知识到智慧的提升

  1.激发情感共鸣,唤醒感性智慧。深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思维,它也推动着学生思维的发展。一般来说,人们首先有丰富的感情,然后才有理性的批判。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发展。因此,在组织阅读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我围绕课文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借助特殊场景,唤醒学生的感性智慧,促使学生与作者实现情感共鸣。以《沁园春•雪》为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展现了北国苍茫大雪景象,并配上激动人心的乐曲。在视觉和听觉的作用下,学生们进入到具体的自然场景中,从心底产生激动、亢奋、赞叹之感,为接下来,与作者进行情感互动做好准备。

  2.引导整合知识,培养理性智慧。在组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学会下放权力,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批判所学,从知识走向智慧,培养理性智慧。初中生的思维经过具体计算是合乎逻辑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立足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整合知识,锻炼思维,整合分析知识,实现逻辑关系运算,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理性智慧。在此基础上,在实施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理清篇章结构、发展脉络、主要内容等,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思维,提高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离不开学生的深度学习。在组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灵活地应用理解整合策略、迁移应用策略、转识成智策略等,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学习知识,用知识回归生活,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和情感,提高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范述碧.初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教学研究[J].文存阅刊.2018,(14):96.

  [2] 李瑞峰. 深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新阅读.2020,(07):61-62.

  [3]张红.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05):70-7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