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为乡村振兴护航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乡村振兴,法治,农村
  • 发布时间:2021-08-20 10:59

  务农重本,是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无疑是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务农重本,亦是安民之基。对于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贯彻实施,落实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的有关工作,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的要求,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列入立法规划,并明确由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牵头起草。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起草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着力点是,把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包括乡村振兴的任务、目标、要求和原则等,转化为法律规范,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得到落实,确保各地不松懈、不变调、不走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促进乡村振兴;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促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方面的政策,通过立法确定下来。

  2020年6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以下简称为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这表明,推进乡村振兴将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

  草案分为十一章,依次为总则、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组织建设、城乡融合、扶持措施、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共七十六条。草案的主体部分,通过“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组织建设”五章,将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依次写入其中。

  草案还明确了“扶持措施”,将党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上升为法律规范。

  为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层层压实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草案设监督检查一章,多层次、多角度地落实乡村振兴相关方面的责任。草案提出: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承担促进乡村振兴的主体责任,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应当以适当方式考核本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下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完成乡村振兴目标情况,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让法治为乡村振兴护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通过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