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业“涨价”与“价格战”冲突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家居业,“涨价”,“价格战”
  • 发布时间:2021-08-21 11:45

  近两年来,家居业“涨声”从未停过,仅去年12月就有20多家企业发布了涨价函。与此同时,家居业的“价格战”也持续升级,从简单粗暴的拼价格转为新的方式,例如无醛添加战、节日大促等。这种“涨价潮”与“价格战”共存的怪象,还会在家居业持续多久呢?

  “涨价潮”或加速行业洗牌

  继2020年国庆节前后原材料经历一波“涨价潮”之后,钢材、木材、玻璃、海绵、皮革、纸箱等原材料接连涨价。今年开年以来,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再次上涨,家居圈刷屏着各种“涨价通知”:“铜涨了38%,铝涨了37%,铁涨了30%,玻璃涨了30%,不锈钢暴涨45%,封边条涨幅超过30%。”

  当这波原材料“涨价潮”席卷各个行业的上中下游时,原材料成本占比较大的家居行业也无能幸免。自今年以来,企业关闭、调价等消息屡见不鲜。

  3月底,尚品宅配、百利、帝标、梦百合等多个家居品牌的门店均表示旗下产品已提价或将提价。4月中旬,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家具协会发布《关于家具行业原材料涨价的提示函》,其中提到“2021年以来,实木涨价2次,海绵涨价7次,纸箱涨价5次,配件涨价2次”。

  随后,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多米诺”效应逐渐显现:

  首先是上游原材料出现了涨价甚至有钱也买不到货的现象,比如原本近80%木材依靠进口,如今却遭遇“有价无货”——来自非洲、拉美、美国、加拿大的木材进口量降幅达到30%~46%,不少进口板材甚至已断货数月;

  其次,下游家居企业产品提价,除了官宣要提价的企业,部分迫于业绩尚未提价的企业在终端售价上涨的氛围下也一触即发;

  最后,家居行业会加速洗牌,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大企业可借助技术或成本管理缓冲涨价的影响,但资金薄弱、供应链不健全的小企业随时可能被淘汰,最终是企业实力决定洗牌结果。

  未来一段时间内,原材料涨价仍会持续增长,但不会过于漫长或出现异常大涨。业内有人认为,全球经济的大环境并未扭转,因此上涨的后续动力不足,震荡回调应该是下半年的主旋律。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曾公开表示:世界经济复苏仍不稳定,大宗商品供需两端并没有出现整体性、趋势性变化,因此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涨声”起,“价格战”停?

  事实上,基于环保政策及市场调控的背景,原材料价格每年都会涨几轮,家居业也会随之而动,进行正常范围的定价调整。虽然从去年开始,受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原材料价格开始出现罕见大涨,为消化成本压力、维持企业生存,家居业涨幅才比以往更明显,但总体上,今年终端市场其实并未出现异常大涨。

  更何况,纵观近些年,行业的“价格战”看似消退,实则暗流涌动,甚至有持续升级、愈演愈烈的趋势。热热闹闹的“五一大促”“618”直播大战背后,都是一次又一次阶段性的“价格战”趋势使然。而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定制家居企业索菲亚衣柜、欧派家居、尚品宅配三家之争。

  2015年,索菲亚(002572.SZ)衣柜策动799元套餐,由此引爆了定制家居行业的价格战,并收割一波行业红利,并在2017年达到巅峰,成为衣柜业老大;2018年,欧派家居(603833.SH)衣柜迎战推出19800元套餐,战绩斐然,甚至直逼索菲亚;尚品宅配(300616.SZ)紧随其后推出518套餐,对抗索菲亚和欧派家居。这场以套餐为标配的价格战迅速波及整个定制家居行业,压低了行业平均市场销售价格,也推动行业第一次洗牌。

  2020年,尝到甜头的欧派又策动了“无醛添加”大战,席卷整个定制家居行业。虽换了名号,但还是“价格战”的套路——欧派“促销期升级不加价,在促销期之后升级无醛添加爱芯板每平方米+88元”,索菲亚“康纯板升级不加价且不限时间”,尚品宅配“消费者在指定一个月内可免费升级康净版”。

  话说回来,索菲亚虽然早在2015年就启动无醛添加战略,并连续三年举办康纯定制节,为业绩添了一抹重彩,但看到其中市场契机的欧派选择在后疫情时代引发“无醛添加”大战,也算是后发制人。

  两个回合下来,发起大战的头部品牌成功引流并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还打击了一众竞争对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此情景,不免让人想起当年的家电行业在经历几轮“价格战”后,从战国混战到趋于垄断地位的成功转型,进入寡头格局。如今,低集中度的家居行业是否会步其后尘?

  “高利”难下的博弈

  根据以往的经典案例,“价格战”多半出现在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格局未定的产业,而且存在周期性规律,大多由头部品牌发起,目的是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最后凭借自身品牌、人才、渠道、供应链、资金等优势,挤压曾以价格取胜的中小品牌、地方性品牌的生存空间,形成“马太效应”。

  家居行业鏖战的另一面是家居市场的较为分散,即便是头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也仅有一成左右。根据2019年家具协会的数据,国内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多达6410家。但根据万联证券研究分析,9家上市定制家居公司2019年度合计市场份额仅为12%,意味着另外88%的市场处在6000多家同业激烈竞争状态中。相比发达国家市场,国内家居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不过,从头部家居品牌近几年的利润率可以看出,家居业的高利润不复存在,“价格战”红海博弈早已开始。这两年红红火火的“双11”“618大促”,尤其是去年火热的直播带货,背后都是以低价、拼价竞争获取销量。

  这样的玩法对于绝大多数家居企业来说,并不容易,他们还要考虑市场竞争,消费者承受力等因素,未必能承受涨价之重,而少数自备“护城河”的家居企业最终成为定价权的玩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居行业也许等到实现寡头化那一天,“涨价潮”与“价格战”齐飞的怪象或将消失,届时行业又将进入另一番景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