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诗意/审美与四季》
- 来源:中国摄影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国,园林,审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8-28 10:42
“走进园林诗一般的梦境,走进充满哲理的美景。”彼得• 内斯特鲁克在后记开篇的第一句话,道出了写作此书的初衷。
对于这本书的作者彼得• 内斯特鲁克,看过《黑白摄影的理论:黑白摄影在中国》一书的读者或许并不陌生,这是彼得在中国的第一本著作,探讨了黑白摄影在中国的历史流变,总结了黑白摄影作品成为“经典”的种种可能,读来很是畅快。
彼得是诺丁汉大学批评理论博士,自 2012 年来北京语言大学任教后就没再回过英国,他曾多次表示,以后家就在中国了。他是一位中国迷,无论是中国的园林、建筑、戏剧,还是当代艺术,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认识彼得多年来,除了正常的教学外,他的时间全部用在了游走和研学上。他永远一贯的绅士风度和他对学问的严谨总会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经由彼得好友艺术家高波引荐,艺术家洪磊成为本书的摄影作者。洪磊慷慨地拿出了多年拍摄的经典江南园林作品供我们挑选,最终选用了70 余幅。摄影艺术作品的引入,缓释了彼得理论文字的晦涩,也为本书设计郭萌提供了施展创意的空间,《中国园林:诗意审美与四季》一书也真正成为了中西合璧的产物。
明代计成《园冶》称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设计界独具魅力,从西方植物园的东方角,到完完全全仿制的“豪宅”和公共园林,经常能找到模仿中国园林的影子,这种园林“全球化”现象始于几百年前。小径弯曲、小溪蜿蜒、水石环绕、一池三山,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中国园林的特异之处呢?
景妙何在,妙在知与不知之间。园林景物,取自山、水、石等自然寻常之物,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这又是为何?彼得从园林分析与美学入手,纵论中国园林的空间布局以及水、石、亭、桥,继而从空间、场域、时间等其擅长的角度将园林美学带入道德、宗教、神学、哲学思考的范畴;最后用比较美学的思考和“观看之道”再谈美丽与崇高,将游园带入身在当下的永恒。
与彼得的思考相对应的是艺术家洪磊的摄影作品,洪磊的江南园林摄影作品以黑白的方式呈现,虽山水犹在,亭台依然,但却有别于传统概念中的园林风景,静谧、幽深中的一丝丝颓意,甚至略带标本意味。但是这些冷静的图片无疑会启发你的另一层感官,随着残垣断壁,看见看不见的角落会将你的思绪带到更远、更深之处。洪磊的摄影作品与彼得的文字相得益彰。
如何使文字与图片有更好的呼应,本书的设计郭萌颇费了一番思量。在他看来,书籍设计不仅是平面的视觉传递,更是时间的空间表达。视觉信息在书籍的六面体空间中诗意地呈现,读者的目光在书页的翻动间自由地游走并注入时间的概念,最终在时间与空间共同作用下完成美妙的阅读体验。
《中国园林:诗意审美与四季》作为一本摄影类图文书,在上述的理念诉求之外更多的是针对书中摄影作品的特点以及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设计。摄影作品之间不同场景的编排、节奏铺陈,与文本内容的有机互联,作品与版面空间的留白比例,意境表达,皆强调浓浓的书卷气。中和之美,平和之境,与园林的视觉概念相协共生,使摄影作品的呈现更具诗意。封面设计中运用了洪磊摄影作品中的相关元素(花窗、水纹、渐变色),并通过不同材质的运用获得一种功能性与审美性兼具的表达。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道法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解自悟,明心见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内核在园林中各有体现,从物我两忘到物我双生,园林为何能让人们感受到寻找自我的心灵洗礼?
彼得通过游园的路径,辅以洪磊的园林摄影作品,给了我们一个指引,按照我们进入花园的顺序依次是,看到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走进去,就像有逻辑顺序似的,进入了一个貌似和未来无关的框框,没有壮丽的景色,但是真相就在其中。自然在公园的院墙之内被重塑,与外面的世界隔绝,摆放到位,跟艺术馆里的展品一样。
自然和天堂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我们生老病死的必经之处,游园其实也暗示着我们曾经的岁月和时光、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依彼得所言,每一次浸染在园林中的时光都是一次神圣的旅程。与其说园林带来了一段心灵之旅,不如理解为通过外物的视角和想象,通过前世今生的幻像来重新自我认知的一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