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基因提取的村庄景观形象特色研究——以淮安市龟山村为例

  • 来源:建筑与文化
  • 关键字:村庄,景观,研究
  • 发布时间:2021-09-07 18:39

  引言

  在村庄的规划设计中存在模式套用以及缺乏对设计本体的充分研究等问题,会导致在设计中无法对村庄的特色进行保护与加强。在开始规划设计或是形象设计之前,需要对设计本体进行充分的研究,而空间基因提取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设计本体进行充分研究、提取出有特色的空间组织形式的过程。在提取出空间基因后,可基于空间基因把握特定地域的特色,从而在设计中保护与加强其特色,设计出更有特色的村庄景观形象。

  1理论认识

  1.1空间基因

  空间基因的定义为城市空间在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进行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某些空间组合模式,这些空间组合模式是特殊的、相对稳定的,它既是城市空间和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之间长期互动契合与演化的结果,包含不同地区独有的信息,形成城市特色的标识,又起到保持其三者之间和谐关系的作用[1]。空间基因是针对城市提出的,而乡村地区也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空间,其中也存在着城市空间与环境、历史文化的互动演化过程,因而空间基因的概念也适用于乡村地区。

  1.2村庄景观形象特色

  村庄景观形象的概念由城市形象引申而来。城市形象是指城市以其自然地理环境、经贸水平、安全状况、建筑景观、公共设施完善程度等要素作用于社会公众并让社会公众形成对某个城市的认知的印象总和[2]。城市形象的概念也适用于村庄。本文分析的是村庄的景观形象,即村庄中的景观要素作用于社会公众并让社会公众形成对某个村庄的认知的印象总和,而村庄景观形象特色是村庄景观形象中有特色的部分。

  1.3空间基因与景观形象特色的内在联系

  空间基因并不是存在于特定空间中的所有形态组合模式,而必须是符合稳定存在、具有在地代表性并形成广泛共识这三个主要条件的形态组合模式[1],空间基因的这些特点使其与景观形象特色具有内在一致性。

  1.3.1形成广泛共识的空间组织形式与景观形象

  空间基因提取条件中,“形成广泛共识”的这个条件与人们的认识相关。而村庄景观形象指的是:空间中的景观要素作用于公众并使社会公众对村庄景观形成认知的印象总和。因而,从村庄中提取出的空间基因,必然是在对特定村庄有所了解的人中,形成了广泛共识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公众对于特定村庄景观印象的一个部分,即特定村庄形象的一个部分。

  1.3.2稳定存在的空间组织形式与景观形象

  空间基因稳定存在的特点,也有利于人们形成对于村庄某个空间组织形式形成广泛的认识。稳定存在的空间组织形式由于存在时间长,被人们认识的机会也会更多,它更容易存在于人们的认识之中,成为人们对于特定村庄的印象,从而成为特定村庄景观形象的一部分。

  1.3.3具有在地代表性的空间组织形式与景观形象特色

  空间基因提取对所选空间提出了“要具有在地代表性”的要求,使空间基因与景观形象特色建立了联系。空间基因的提取,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提取出具有在地代表性的空间组织形式。而具有在地代表性的空间组织形式,是特定地域中存在的能使该地域区别于其他地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空间组织形式。这类空间组织形式被人们认识并形成印象,这部分印象是特殊的,这种关于特定村庄的特殊空间组织形式相关的印象综合起来,形成了有特色的村庄景观形象。

  2龟山村空间基因提取

  2.1龟山村稳定存在的空间组织形式

  稳定存在这一要求主要从时间维度来考量龟山村的空间组织形式,那些已在龟山村存在了很长时间的空间组织形式、且未来延续的趋势较为明显的空间组织形式,是龟山村中稳定存在的空间组织形式。

  2.1.1整体空间格局

  龟山村的空间组织形式中最为稳定的是由自然环境因素所导致的整体景观格局。龟山村是处在淮河与洪泽湖交汇处的一个岛,它四面环水,从空中鸟瞰,龟山村的形状如同一只乌龟,这也是村子被命名为龟山村的原因。在龟山村形成的“河、岸、山、村、塘”的格局也是相对稳定的。河是指淮河;岸是龟山村临淮河的一块用地;山是指村中一些地形较高的区域,这些区域基本是原生的没有经过开发;而村民的住宅主要建在了地形比较平坦、高度比较适中的区域,形成了村民居住的聚落;塘是指鱼塘,那里原本为与淮河相连的水,后来村民将其改造为了鱼塘,发展渔业生产。

  2.1.2历史文化遗产

  龟山村是传统村落,其中有着多处历史文化遗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龟山遗址是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其中宋代的历史文化遗存有龟山运河等,明代的主要有“圣旨”碑等,清代的主要有安淮寺遗址等。这些历史文化遗存都是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以物质实体的形式存在于龟山村,在龟山村存续了较长的时间,且受到保护,未来也将继续存续。这些遗址与其周围的环境一起,形成了某种空间组织形式,这些空间组织形式符合空间基因稳定存在的条件。

  2.2龟山村具有在地代表性的空间组织形式

  龟山村的石头房非常具有在地代表性,用石块这种建筑材料,用垒砌的方式,来组织居住空间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图1)。中国的传统建筑多以木作为建筑材料,而龟山村的很多住宅却是以石头作为建筑材料的,这形成了有特色的居住空间组织形式。龟山村搭建石头房所用的石材、苇、竹等材料都取自于龟山,石头房首先在建筑材料就非常具有本土性。且由于龟山四面环水,龟山村相对独立,与外界交流较少,因而,也使龟山村更容易形成具有在地性的空间组织形式[3]。前述的龟山的整体空间格局以及龟山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非常具有在地代表性的,它们兼具了稳定存在以及在地代表性的特性。

  2.3龟山村具有广泛认同的空间组织形式

  笔者曾在龟山村对游客进行过访谈,询问游客为何来龟山村游玩。总结当时的访谈,可以得出,游客主要因为龟山村被列入了传统村落名录、龟山村在淮河与洪泽湖交汇处环境幽静、龟山村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存、有许多石碑等原因而前来游玩。在网络上搜索老子山镇龟山村,会出现关于龟山村整体格局的介绍,如鸟瞰龟山村其形如龟;有关于龟山村石头房的介绍;对于龟山村被列入传统村落的事实也会进行介绍;并会介绍其中的历史文化遗存、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村落中的生活方式和民俗等。龟山村在上述几个方面是具有广泛认同的。

  2.4龟山村空间基因提取

  综合以上分析,对龟山村满足空间基因的特征,即稳定存在、具有在地代表性、具有广泛认同的空间组织形式进行整理,提取出龟山村的部分空间基因。

  2.4.1山水格局基因:形若巨龟浮于水面

  龟山村从空中鸟瞰其形如龟,这也是龟山村名字的来源。在村庄有龟山村这个名字之前,龟山村所在的这座岛就具有着“其形如龟”的特征,持续存在的特征很强。龟山村的山水格局基因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龟山村本身,二是岛与水的关系。从龟山村本身来看,龟山的形状如同卧龟,同时,其内部有着“河、岸、山、村、塘”的总体特征。从岛与河的关系来看,龟山村处于淮河与洪泽湖的交汇处,是淮河中的一座形如卧龟的小山,四面皆水(图2)。

  2.4.2建筑形式基因:石屋

  石屋是一种有特色的存续时间较长的建筑形式,且非常具有审美价值,在未来延续的趋势较强。目前翻修的房屋,很多都延续了以石块作为外墙装饰的做法(图3)。而石屋这种建筑形式的延续,主要延续了其具有特色的外观,而建筑的结构则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如其围护结构,除了使用石块作为外墙,以形成有龟山特色的建筑外观之外,为提升建筑性能,可以加入保温层、抗裂防护层、饰面层等,可增加房屋的保温性能以及室内墙面的平整度,增加居住的舒适性[3]。这样的做法既可以延续龟山村的空间基因,保持龟山村的具有特色的空间组织形式,又可以提升居住质量。

  3基于提取出的空间基因分析龟山村景观形象特色

  本文提取出了龟山村的两个空间基因,并将基于所提取出的空间基因分析龟山村的景观形象特色。基于龟山村的山水格局基因,公众对龟山村形成的印象首先是龟山整体的形态,形如卧龟,龟山村的自然环境条件就已经使龟山村的景观形象非常具有特色,龟山村形如卧龟的形状会在游客的印象中形成一个符号。同时,龟山村是一个滨临淮河与洪泽湖的、幽静的传统村落,龟山村处在淮河之中,四面环水,给人一种视野非常开阔的印象。基于龟山村的建筑形式基因,龟山村的石头房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材质、颜色都能使人感受到村子的质朴,且石屋的布局组合方式能形成宜人舒适的空间,能给人以质朴、宜人的印象。综合前述印象,龟山村特色的景观形象是:龟山村是一个形如卧龟浮于水面,四面环水视野开阔,环境幽静,质朴宜人的传统村落。

  结语

  本文分析了空间基因与景观形象特色间的内在关联,从空间基因的持续存在、在地代表性以及获得广泛认同三个层面分析了空间基因与景观形象特色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建立联系之后,以龟山村为例,提取了传统村落龟山村的空间基因,并基于龟山村的空间基因对龟山村的景观形象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取空间基因是一个对研究本体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并能找出具有特色的空间组织形式。对这些空间组织形式进行保护和强化,可以形成有特色的村庄景观形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