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匠》第七季:展上海创新 塑工匠精神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精神,上海,创新
  • 发布时间:2021-11-01 19:12

  2021年国庆期间,由上海市总工会、东方卫视、 SMG纪录片中心联合制作的《上海工匠》第七季登陆荧屏。恰逢建党百年,本季《上海工匠》以“新征程”为主题,围绕上海 “五大中心”建设,继续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从“新领域、新突破、新使命”三个角度切入,展示上海一线产业工人和行业领军人物的匠心匠魂。节目播出后,收获各方广泛好评。

  在前期策划阶段,导演组和上海市总工会充分沟通,认为今年的《上海工匠》在立意上要突出三点:即“新”“正”“活”。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今年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因此今年的《上海工匠》要体现“新”:新领域、新突破、新使命。2021年是建党百年,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工匠身上要体现出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使命感,以及工匠精神所带来的满满“正”能量。此外,节目力求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让他们感到活力,看到未来,努力奋斗。

  从“新”出发

  本季《上海工匠》涉及了前六季都不曾拍摄的新领域:网络安全和赛道设计,这些领域代表了上海城市发展的领先力量。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网络安全和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上海工匠罗清篮是一名网络安全专家,他和团队提出了“开放安全”的理念,不是建墙,而是拆墙,用类似于人体免疫系统运作的原理,来保障网络安全。赛道是一个城市激情与速度的体现,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发展水平。在中国,F1赛事最早在上海登陆,赛道设计是一个全新领域。姚启明和团队打破了国外设计师垄断,凭借赛道速度仿真、赛道智能设计等国际领先技术,助力中国赛车场建设,用20年时间走了欧美国家120年的路。对这两个全新领域的呈现,让《上海工匠》所具有的内涵更加丰富。

  除此以外,在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如何有效监控生产、生活带来的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将传统的草编非遗技艺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这一季《上海工匠》中的刘启贞和王勤,与时俱进,创新求变,全身心投入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推广事业。

  传“正”能量

  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这三大上海市先导产业,以及卫星设计等前沿行业,上海工匠不断突破纪录、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体现了强烈的国家使命感。在人工智能领域,来自上海仪电的方逸洲是AIoT人工智能+ 物联网的领军人物。他将人工智能应用到金融领域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形成了覆盖工业制造主要链路的“工业数字底座系统”。

  方逸洲表示,他的初心就是“用国产芯片为我们上海的产业,为我们仪电的‘工业数字底座’产品,换上一颗‘中国芯’”。在生物医药领域,于鸿晶负责搭建行业水平领先的益生菌工程技术平台,并协助打造了上海首家且唯一的益生菌创新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于产业创新,于鸿晶说:“可能会经历挫折、失败,经历寂寞,但我们都要久久为功,不改初衷。”这就是她所理解的工匠精神。此外,还有华虹集团多年来深耕非易失性存储器工艺技术的李冰寒,他努力打破“卡脖子”技术,为芯片产业注入“中国芯”。在他看来,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是“专心专注,是一种钉钉子的精神”。诸成,来自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他全面负责卫星研制工作,是悟空号的副总设计师。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来源于他深深的国家使命感,那就是为建设航天强国不懈努力。虽然平凡,但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

  激“活”未来

  大众对于传统工匠的刻板印象,在新时代已经被打破。这一季的《上海工匠》,关注了传统产业中一线工人技能的升级换代。振华港机重工的王传存,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从一名传统的维修电工,发展成如今的智慧型工匠。他带领团队解决了自动化港口设备行走机构的技术瓶颈,带动国内大型构件高端制造工艺技术的重大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行业标准,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港机设备的全球竞争力。就像王传存所说:“现在的产业工人跟以往的产业工人不一样,科学技术在进步,工人不再去学习的话,就会被淘汰。”上海地铁维保的盛忠明师傅,多年来不断创新、思考,将积累的技术结晶出版成书,成为地铁里的发明家,并带领年轻工人获得全国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行业选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相较前几季,本季的拍摄制作时间尤为紧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9月初,十位工匠拍摄主人公才最终确定。为了在短时间内拍到尽可能多的素材,导演组早出晚归,保证拍摄进度。导演陈阳,跟随工匠从早到晚,连续几天拍摄到凌晨。导演张蕾、江远流、马珂迪,在短短几日内,往返于长兴岛、临港、无锡、嘉定等地拍摄,获取足够的素材。台风“灿都”过境时,导演陈秀君跟随上海市环境检测中心的刘启贞,到崇明拍摄台风造成的影响。

  除了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呈现也是摆在导演组面前的难题。虽然工匠们的行业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涉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芯片、航天科技、重工制造、地铁维保、赛道设计、环境保护、网络安全等专业前端领域,导演们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及时“充电”,去理解工匠们的绝技和技术专长,并不断思考,以各种方式深入浅出地展现给观众。

  工匠们虽然都是平凡人,但他们却在各自领域勇往争先,努力从跟跑到领跑,在各领域为人们更美好的生活保驾护航。在今年《上海工匠》所拍摄的十位人物中,年纪最小的出生于1989 年。他们的年轻活力,不仅仅体现在年龄,还体现在他们那颗永不懈怠、不断前行的心。在他们身上,展现了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吸引并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在这座城市中,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