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阅读,丰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科的主要组成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认知基础较为薄弱,理解和分析能力也有限,独立阅读的效果并不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依然尝试通过大量的机械训练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成绩,这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致不高,应付的心理颇为严重。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手段,小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电子书籍、报刊等,可丰富自身的间接性生活经验,有助于拓展他们的眼界,进而能在独立思考中提升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作为教师,应认真分析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认知特点,并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手段,以调动起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挖掘出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以夯实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创设情境,科学处理,激发学习的兴趣

  以形象思维为主,是小学生的显著特点,在面对复杂的语文知识时,他们常常不知所措,学习的效果较差。这样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创设有趣的情境,以化抽象为直观,促使小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帮助他们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技巧、中心思想等。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部分内容时,我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小兴安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表达出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对小兴安岭产生更多的向往之情。很多学生对小兴安岭比较陌生,他们自主阅读时,兴致不高,较易走神、搞小动作等,而借助多媒体视频,一帧帧美丽的风景画融合着美妙的声音进入到小学生的视野中,他们的注意力将在第一时间被小溪边散步的小鹿、草地上五颜六色的野花……所吸引,进而可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活跃他们的语文思维。

  总之,科学设置情境,能拉近小学生与阅读材料之间的距离,并能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可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二、问题导读,走进科学,探寻自然的秘密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放任学生自主阅读,阅读的目的性不强,小学生的收获也较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可设置问题,引导小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进而实现他们彼此之间思维的碰撞。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学习《大自然的声音》部分内容时,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包括风声、水声、动物声等,它们演奏出了一首首美妙的乐曲。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提出如下问题:(1)大家思考一下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是怎样的呢?(2)大自然中都有哪些声音呢?在聆听这些声音时,大家内心有怎样的感触呢?在小学生的眼中,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他们会把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老虎的咆哮声、小老鼠的细细簌簌声等,当成是动物园开晨会……在思考问题和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他们内心的感触较多,表达的欲望也更强烈,这可加深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并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而在三年级下册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部分内容时,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云朵在天空中变换着各种形状、星星在夜空中闪闪发光……我们到底生活在一个怎样奇妙的世界中呢?在作者眼中世界是怎样的?在大家的眼中世界又是怎样的呢?通过层层问题的设置,小学生被吊足了胃口,将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这可使他们在语文的世界中自由自在的遨游。

  总之,借助问题导读,可促使小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他们核心素养的形成,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是极有好处的。

  三、内外结合,丰富知识,揭秘故事中的科学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与补充,也是开阔小学生视野、陶冶他们情操的主要手段。这样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主动找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以引导小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去发现,进而建构起他们自己的阅读体系。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学习《草船借箭》部分内容时,文章节选自《三国演义》,讲述了诸葛亮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在十天内借到十万支箭的故事。学生学到此处均认为诸葛亮的太能干了,太了不起了,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疑惑,诸葛亮到底怎么算出那时那刻的天气的呢?学生有了这个疑问,然后我组织学生讨论,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查阅资料,结果大部分都认为诸葛亮会观天象,预测了那晚有东风,所以才把决战放在了那天。学生围绕我们生活中就一些根据自然现象预测天气的,就更加证实了诸葛亮会观天象的本领,一下子就脱掉了诸葛亮的神秘外衣,使故事的发生来得更加合理。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根据课内阅读效果,组织小学生自主选择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求知需求。

  总之,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选择的能力,他们可借助手机、电脑等自主搜集课外阅读材料,并能与课内阅读材料进行类比,进而可实现他们语文学习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看懂字面意思,还要求逐步培养起他们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和思想品德等,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化发展和成长。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多元化设计教学策略,并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使他们在学习、理解与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进而建构起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实现他们语文综合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婷婷.小学语文教学中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37.

  [2]李淑霞.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38.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