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通航公司企业内部审核的有效性

  摘要:为了保证通航公司企业能和谐运转,必须对其进行有序的质量管理,加强其内部审核,将内部审核作为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效果分考量关键,不断考核企业管理体系的运作,从而推动通航公司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内部审核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综合我国企业的相关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其内部审核均为形式化存在,审核中无法及时发现企业中的问题,无法及时进行纠正,实际应用中其审核监督效果未能体现,长期如此会对企业的正常运作造成严重影响。

  一、企业内部审核的意义以及内部审核开展原则

  内部审核是自揭其短的一个过程,暴露大家司空见惯的但和管理要求不符的,或没有管理要求进行规范的相关问题,通过内审,对管理流程进行梳理,通过纠正相关问题,改正错误的做法,通过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完善企业的管理。

  内部审核开展时应遵循下面几点:①内部审核应结合企业的自我评估和企业内部控制;同时应结合财务活动审核和生产业务活动;②依据不同的审核对象,审核目标、审核所需证据选择不同的方法,用以保证审核资源能有效配置,审核工作的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内部审核质量。

  二、通航公司企业内部审核存在的问题

  第一,企业实际管理构建存在空架子情况。现代社会企业的竞争较为激烈,为了迎合大环境和市场,企业需要扩大自身优势,部分企业通过短时间内加强企业管理的方式获得质量认证证书,从而保证审核期间企业的质量管理能高效运行,但获得证书后会忽略企业的管理问题,导致企业管理混乱。

  第二,审核方法较为落后。现部分企业存在审核方式落后的情况,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在开展工作任务时,企业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中沟通缺乏,无法及时了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久而久之会影响企业管理质量。基础人员参与到审核方案的制定中可以发挥其促进作用,但这没有获得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仍通过传统的方式规划内部审核方案,因此制定的审核方法和实际需求有差异。

  第三,内审工作不到位。部分企业不重视内审工作,宣传内审意义时力度不够,导致较多领导或部门认为内审是浪费人力、时间的一种行为,认为只要领导者水平较高,员工有责任心,无需内审也能保证企业管理的提升。或部分企由于内审前期的准备不充足,导致内审期间出现流程错误问题。内审过程为表面形式,仅通过谈话记录或现场勘查就结束内审,或内审员和部分工作人员关系较好,因此存在情感偏差问题,导致企业的内部整改无法有效落实。

  第四,企业将负责内部审核的机构设置在某个部门内部,导致内部审核时,审核机构无法站在公正、独立的位置内审,容易受到本位部门的影响。内审员可能是不同部门的人员,因此审核中无法保证能公正的分析问题,因此判责问题是容易出现偏袒现象[1]。

  第五,内部审核的队伍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导致整体的业务水平较低,无法承担内部审核的重担。例如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仅有一个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且级别较低,其存在的意义就是在企业体系认证中进行外部联络,没有开展内部审核的能力。部分企业人员储备充足,也存在内审机构,但内审队伍的建设没有目标,仅将其定位与检查员,虽然内审队伍中人员较多,但在企业中的贡献仅为符合性检查,短期内可能会发现执行层或管理层的问题,但长期以往,对企业的管理增值方面没有意义。

  三、提高企业内部审核的有效措施

  第一,将内审机构剥离出来,保证其独立性,内审机构能直接和企业的管理层对接。不能完全将审核问题的数量作为内审机构的绩效指标,可以和外部审核的实际得分或审核发现问题的不符程度挂钩。

  第二,必须保证内部审核有明确的制度,要识别企业运行中管理体系标准中的内部审核要求,并进行概括、提炼,使其转化为行之有效且符合企业管理方式的制度,使内部审核做到有法可依。之后还需要培训相关人员内部审核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无论是受审单位还是内审机构均能清晰了解内审过程中的流程以及内审的目的,足够重视内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第三,企业中各个级别的管理者均需要对企业内部审核提高重视度,充分利用内部审核的机会向审核人提供符合性的证据,展示管理现状,沟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协助内审机构落实各项内审工作。

  第四,通航公司应对内部审核的过程进行合理策划,明确内部审核的时间 、频次、范围等,重点分析内部审核中问题出现的原因,通过现象看本质,寻找管理漏洞,补全制度短板。另外审核前应进行一次审核会议,明确所有内审人员所负责的部分,相互之间的协调工作,尤其是涉及较多管理体系的过程,要重点关注。

  第五,做好方案策划,保证审核项目能有效实施。想要有效的进行审核,必须做好审核方案的实施、策划工作,具体应包含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内容、审核时间、审核组成员等。特别是受审核项目是否恰当、审核时间、审核组成员的配置等,均会对内部审核实施的有效性造成影响。

  第六,明确审核准则,注重其完整性和全面性。审核准则如果不完整或不全面,必将会对审核的有效性造成影响。审核准则不仅应全面,还要避免因理解不准确导致错误评价,例如脱离企业的实际应用标准。

  第七,内审方式要切合实际。目前进行审核的方式主要有滚动审核和集中审核两种,企业应依据自身企业的体系特点和审核能力选择合适的审核方式。

  第八,事先做好内审检查表。检查表是审核员的工作文件,主要作用就是保持审核目标明确、清晰以及审核程序的规范化,避免审核盲目性或随意性,同时可以保持审核的进度[2]。

  第九,提高内审人员的工作能力。内审人员的素质会对审核的有效性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每次审核前,内审人员应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保证审核准则能正确运用。

  第十,企业给予内部审核机构的资源支持和定位会对内部审核过程能否发挥更大的效果造成影响,企业在信息的分析、收集方面应提高重视程度,不断的扩展管理思路,由表及里的对内部审核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应保证内部审核机构能和其他先进的企业进行沟通和学习,提供资源支持,用以改进本企业的管理模式。

  第十一,应关注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内部审核机构对受审部门提出不符项后,受审部门应针对性分析不符项出现的原因,负责人应针对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改进措施应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不符项,内部审核人员需要掌握受审部门存在的重点问题,理解受审部门的要求和标准,从而能在复审使采取相应措施。另外内部审核的目的就是改进,只有持续进行内部审核,针对不符项企业进行整改,才能使企业的发展能力、生存能力不断提高[3]。如果受审部门不能按期整改不符项,必须向管理者提出延期整改的机会,否则就必须及时制定不符合项的纠正机会,并进行实时和记录,且需报告内部审核机构。另外,内部审核人员应注重不合格纠正措施的长期效应,针对受审部门中相关人员的习惯的操作性不合格现象在改正合格后应继续关注,避免此类不合格的重复发生。

  综上所述,内部审核工作涉及面较广,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其是一项细致、系统的工作,只有结合公司实际的管理业务,做好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审核前做好编制工作,通过正确的审核形式,重点审核风险较大的缓解,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整改,如此才能持续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保证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乔, 汤绿汀, 贾华龙. 提高实验室内部审核有效性的研究 [J]. 起重运输机械, 2019, 000(016):68-70.

  [2] 崔彦龙, 李建峰, 刘永桥,等. 应用个案追踪法提升医院内部审核质量[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9, 026(005):41-43,48.

  [3] 范莉莉, 褚媛媛. 企业环保支出、政府环保补助与绿色技术创新[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 35(01):22-27+39.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