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肥胖当儿戏及时治疗排隐患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士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其中不乏青少年。 2020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6 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思路,防控目标和部分重点任务。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肥胖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增加糖尿病、痛风等的发生,并有可能造成关节软组织损伤、心理障碍等多重影响。

  同时,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至少13 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包括食管腺癌、结直肠癌、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肝癌、胃癌、胆囊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脑膜瘤,以及多发性骨髓瘤。

  随着BMI 指数(体重指数)的升高,肥胖伴随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脂血症、胆囊疾病、 2 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相对风险较高,患冠心病、高血压、骨关节炎、痛风、腰背痛、多囊卵巢综合征、生育能力受损、癌症、生殖激素异常的相对风险也高于常人。

  小学生冬冬在班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小胖墩,小时候大家都觉得他胖乎乎的,很可爱,家长也没有在意。冬冬的嘴巴几乎每天都没停过,家里各种零食没断过,吃饭时不喜欢吃蔬菜,各种肉类是他的最爱,并且特别喜欢吃快餐、喝饮料。放假时,他喜欢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稍一活动便气喘吁吁,上体育课成了他的一大难题。8 岁时,冬冬的体重已经达到了80 公斤。

  今年3 月,妈妈发现冬冬的胃口越来越大,老是嚷嚷着饿,饮料也是一瓶接一瓶地喝,但看上去反而比以前瘦了,精神状态也大不如从前,总是很困乏。这下可把家人急坏了,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根据冬冬的症状为他做了相关检查,确诊冬冬患上了2 型糖尿病。听到这个结果,冬冬的妈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孩子这么小,怎么会得上这种病?

  现在像冬冬这样的“小胖墩”越来越多。生活条件好了,由于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造成的肥胖,导致一些孩子小小年纪便患上了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为孩子的成长发育埋下了健康隐患。只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才能规避此类健康风险。

  腰粗肚子大的人患癌风险高。肥胖分为皮下脂肪肥胖和内脏型肥胖。其中,内脏型肥胖就是腹型肥胖,是指脂肪在腹部堆积导致腰围增加。腹型肥胖的人主要表现为四肢修长,但是腰部过粗,是典型的苹果形身材。腹型肥胖不仅会造成身材臃肿,更重要的是腹型肥胖的人易患高血压、心血管病,还容易造成女性雌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内分泌紊乱,有可能影响受孕。

  减肥也要遵循科学原则。首先是调整膳食结构,要做到:食物多样、谷物为主;控制食物总量,包括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豆类及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其次,坚持适量运动。养成因时因地运动的习惯,选择自己能坚持并喜欢的运动方式。每周运动不少于5 次,每次持续时间应超过30 分钟,且最好不超过1 小时。注意循序渐进、适量运动。最后,日常规律作息很重要。规律作息可以让身体避免无谓的应激状态,所有的代谢过程也能比较顺畅。

  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应限制总能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要限量。烹调方式尽量采取蒸、煮、炖、凉拌等少油、少盐的方法,炒菜少放油,少吃甜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限制食盐和高嘌呤食物。

  另外,人体每日需要消耗的能量多数来自于碳水化合物,长期不吃主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易令人感到乏力疲惫、情绪低落,造成低血糖等。后期体重也可能会出现反弹,得不偿失。因此,应避免陷入不吃主食减肥的误区。

  儿童青少年由营养师为他们制定个性化减重方案,通过专业营养师一对一指导和健康宣教,从饮食、运动、行为等方面干预,不仅能帮助儿童青少年减轻体重,也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做到吃动平衡。以受益终身,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作者系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退休护士)

  (编辑 王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