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牵引加快推进河北产业结构转型

  提 要: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作为最紧要的第一资源愈加受到珍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省产业结构战略型转型中,河北要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第一资源”的局面,着力打造精干有为的人才工作机构,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构建并推行人才规划,实施绩效评估制度,将工作分解细化量化,果断高效地吸纳京津转移人才和海外高技术人才,营造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政策新常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随着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的逐步推进,以及京张冬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拓展,河北省的雄安新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战略已陆续开花结果。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的《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 年)》,是服务中央关于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京津冀三地联手打造区域人才竞争优势、支撑协同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举措。河北省在人才工作方面要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创新有为、主动作为。

  一、观念创新——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战略人才培养的观念路径

  1. 创新人才工作理念。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当前河北省实行产业战略转型的一项重大紧迫的任务,必须将其摆在战略位置。要紧跟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突出重点建设,结合人才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对策,创新完善培训机制,搞好选拔、培养、使用和稳定等重要环节,确保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当前,人才工作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新的财富创造形态及其产生的巨大乘数效应,成为世界各国竞争抢占的战略高地。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底蕴、经济资源相比还很不平衡,要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形成大抓人才建设,促进人才辈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经济事业的合力。

  2. 创新人才培养内容。一是提高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在人才的素质要素中越来越成为核心,尤其要强调人才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西方社会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第一就是自我超越,始终保持创造力张力,倡导人们敢于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不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二是创新培养模式。可以适时组织干部人才双向挂职、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专家人才联合休养、企业专家人才对接等系列活动。三是增强创新观念。不断使广大人才队伍增强创新观念,提高创新素质。四是开展创新实践。要紧扣信息化时代脉搏,借助于互通互联的网络手段,实施 “人才信息化工程”,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对接河北产业短板和转型升级战略谋划,高度重视科技因素渗透,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要紧盯尖端紧缺人才及其专利成果,高效沟通引进,实现“专家教授 + 科研成果+ 河北需求”的精准对接,这样才能占领“双创”的制胜高地。

  3. 创新党管人才方法。各级党委要切实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对人才工作敢于负责任,勇于挑重担,做到统全局、抓全面、负总责、负首责。一是加强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在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等事关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上出思想、拿主意、定路子。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经历欠缺的调整任职,素质单一的补齐缺项,在学习经费、任职岗位、培训渠道等方面做争取、倾斜、协调的工作,确保人才学有机会,练有平台,干有岗位。二是加强人才的管理教育,确保政治合格。加强对人才成长路线的整体设计,学成归来要有安排,锻炼成熟要有说法,必要时要虚位以待,切实做到学用相符,干用一致。努力培养德才兼备之才,塑造完善人格,自觉远离庸俗,摒弃浮华。三是加强对人才的关心爱护,为其排忧解难。要瞻前之虑和后顾之忧齐化解。鼓励人才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支持他们改革创新,客观评价其成败得失。要将精神鼓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让人才有一种献身科研的自豪感,实现价值的成就感和受到尊重的荣誉感。

  二、完善机制——大力营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需战略人才队伍成长的生态环境

  1. 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要构建开放、包容的人才机制,切实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创新规律,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构建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要合理看待科研风险,给予科研人才合理的机会和时间,宽容失败,适度加大研发风险投资,以“千金市马骨”的长远智慧激励各类人才大胆创新,敢于创业,脱颖而出,为我所用。要做好政策信息对接。通过推进信息平台建设、依托专家数据库、人才协会联盟等基础性平台,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地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人才资源闲置浪费、人才政策对接不畅等问题,真正做到专家人才资源与信息共享,围绕服务发展,促进交流协作。要拓展合作交流领域。以雄安新区建设作为三地深化和拓展人才合作交流的引领区、示范区、先行区、支撑区,加大三地干部人才互派交流力度,在园区之间、科研单位之间、高等院校之间着力推动人才交流常态化,真正实现互为所用、融合提升、共促发展。

  2. 引进人才工作项目。应本着“功以才成,业以才广”的原则,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造优良人居环境,构建生态城市。要丰富项目合作载体。三地要依托专家休养、专题论坛、人才培训交流等载体,组织发动三地市县、行业、企业、高校等层次和领域,开展人才项目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方式,使人才项目更灵活、更充实、更有效。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三地要坚决执行京津冀规划一张图,京津冀三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做好首都对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与部分项目和功能的承接。项目建设关系京津冀三地长远发展,必须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持之以恒地唱好引进项目 “六部曲”:一是“看得远”,即把引进的文化人才技术优势变成京津冀的新兴文化产业优势;二要“选得准”,瞄准国内外的龙头企业和成长性好的新兴产业;三要“追得紧”,踏破门槛子,磨破嘴皮子,踏破脚根子,锲而不舍地追下去;四要“娶得快”,使经济项目尽快在雄安新区落地;五要“爱得深”,要对引进的项目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六要“生得早”,早生就业岗位,早生GDP,早生财政收入。三地通过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以科研院所为龙头,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度,画好项目疏解“一张图”。

  3. 优化人才选用环境。选人用人是人才成长的指挥棒,用人公,事业兴;用人歪,事业衰。客观公正地选拔使用干部是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需要,是基层干部的愿望,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基本要求。一要坚持科学考评。把考核的标准具体化、硬性化,使之具有操作性、可比性,使考评标准和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干部情况。坚持领导机关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任职考核与平时表现相结合,做到既看评时又看平时,既看全面素质又看个性特长,既看知识理论水平又看实际工作能力,既看当前工作情况又看将来潜能。二是坚持公正选拔。真正做到岗位公开,标准条件公开,防止领导个人以好恶论长短,以个人形象定调子,以个人关系用干部。三要坚持知人善用。“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货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船”。每名干部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要根据其特长,按岗位要求选人用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学非所有的,尽量调整到专业对口的岗位上来,发挥其最佳效能。

  三、筑巢引凤——倾力激活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需战略人才队伍涌现的源头活水

  1. 强化服务稳人才。人才稳定涉及全局性问题。一是事业上关心。不断加快干部人才年轻化步伐,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激励环境,对政绩突出、群众评价好的人才要破格使用、提拔;对工作平庸、不求上进、无所作为的人员要根据法规免去人才待遇、解聘合同;要确保优秀人才在个人进步上得到优惠。二是工作上支持。建立分工机制,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解决部分人才工作负荷过重、压力过大的问题。三是生活上照顾。要完善福利待遇制度,在人才生活上尽力照顾,对切实有实际困难的要妥善帮助解困,积极创造和改善人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确保人才在生活上安定。四是困难上帮助。建立帮困制度,在人才的家人就医、配偶择业、子女求学就业以及住房医疗等生活问题上,该出面的就要出面,该协调的就要协调,尽可能满足人才要求,使之轻装上阵,全心投入,激发其安心工作的昂扬斗志,营造其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工作环境,使得人才队伍永葆生机和活力。

  2. 干事创业强人才。“种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河北省要倾力打造一支主动有为、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科技工作队伍。要下好人才协同发展的“先手棋”,还需要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简单讲,要用更主动灵活、更积极有效的举措,吸附各种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集聚,组建团队,来河北创新创业。要着力把雄安打造成创新驱动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使雄安甚至河北全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要及时准确地发布产业和人才需求信息,用河北急迫跨越发展的事业需要来吸引人才,用河北事业发展的美好愿景激励创新创业人才到河北来干事业,干成事,干大事。

  3. 聚焦科研励人才。河北省近年来配套国家“千人计划”,实施“重点引智工程”有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落实《院士智力引进计划》,还要以战略眼光坚持不懈地做大量艰苦细致的招才引智工作。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要求,不断优化人才知识结构,加大对谋创新之事、练创新之事、务创新之业的人才的培养使用力度,做到配备能创新的班子、懂创新的干部,造就会创新的人才。在薪酬待遇方面给予人才以一定的政策优惠。要加强对区域产业转型战略升级中科研创新人才的宣传引导,精心策划、强化联动,总结推广依托高校育才、坚持岗位砺才、代职代训锻才、公正选人用才、有效激励催才等人才工作创新举措,积极培育“尊重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良好人才政策环境、良好人才选用环境、良好人才服务环境。通过研究开发、项目合作等PPP(公私合作)模式,依托产业开发园区、大型企业、高校研发中心,打造科研成果转化的共建共享平台。

  4. 创新思路推人才。要“借池养鱼”,要充分学习借助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育资源优势,对有发展潜力的创新人才采取超常规集训、超强度软训,打牢人才投身产业转型的思想和行为基础;要“借蚌养珠”,加强人才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逐步走开“联合育才” 的路子,实现其能力素质多维升级;要“借梯上楼”,把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作为促进三地高校人才联合成长平台,充分借助三地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联合办班,请三地教授到产业转型战略升级单位讲学辅导,提升各类人才的专业素质;要“导师带才”,使其少走弯路;要“活动励才”,宽容励才。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宽阔的胸襟、容人的度量,多看人才的长处和优点,宽容其科研失败,充分激发其创新的积极性。

  (作者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公共政策评估中心教授。本文是教育部2021 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课题“‘政企校社’四轮驱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研究”〔202101095008〕的部分成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