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背后的天平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反垄断,资本,系列
  • 发布时间:2021-12-15 18:32

  公元前300 年,孟子写下“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最早提出了“垄断”一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也强烈抨击,认为垄断是自由竞争的最大敌人。

  2020 年12 月11 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特别提到“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随着哨声吹响,国内互联网巨头率先遭遇“狙击”。先是阿里巴巴因“二选一” 垄断行为被罚182 亿,后有虎牙和斗鱼合并被叫停,腾讯收购中国音乐集团股权遭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再到最近交通运输部提出将设定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上限。

  这一系列举措的背景是中国增长动能正在转换,疫情反复下,经济增速放缓程度或超出预期,国内经济活力亟待提升。

  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尤其是来自平台企业的垄断已经威胁到了中小企业的生存,而后者才是经济中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中小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保就业的主力军。一个普遍的规律是,中小企业发展得好的地方,经济都很好。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多样性、差异化的经济生态,是我国经济韧性最重要的保障。

  一旦资本裹挟下的中小企业竞争环境变得艰难,妥协和退出成为无奈之举,创新更无从谈起,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就会失灵。

  一个少数企业分得大块蛋糕的国家,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优质增长。国家要让企业有归宿感,但是在“家国情怀”的背后要意识到,国家是一个实现共同利益和理想的共同体,而家是一种以无私情感为纽带的关系。国家一味追求无私会破产,家庭一味讲求利益会破裂。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呵护”企业的同时,又不能滥用支持性政策,在与企业建立关系时,不能让企业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尤其是大企业,产生“大而不能倒”,或者“无论错多大,都应该被包容”的心态。

  那么,推动反垄断能够带来什么?

  观察国外的反垄断历史可以看到,美国上世纪80 年代针对AT&T 和 IBM 的制裁,带来了通信和计算机行业近20 年的繁荣;90 年代针对微软将 Windows 与IE 浏览器捆绑销售的制裁,为Firefox 浏览器、Safari 浏览器、谷歌浏览器等其他浏览器百花齐放提供了土壤,此后又诞生了无数新兴软件公司。

  以史为鉴,反垄断其实更多是为了保护公平竞争,维持好大中小企业、上下游企业、商品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天平,让资本的力量有序发展。

  而资本的有序发展,是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分享国家成长的果实。随着反垄断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或将同样为我国未来几十年的产业创新埋下种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