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寄题江外草堂》一诗中写道:“干戈未偃息, 安得酣歌眠。”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国家战乱不止,人们怎么能睡个安稳觉呢?诗中的干戈是战争的代名词。
干戈除了被用来比喻战争,当世间有争斗时,人们也称之为“大动干戈”。而当平息战争迎来和平,或人们结束争斗重归于好时,我们往往说“化干戈为玉帛”。有意思的是,干戈还曾成为全国公务员考试一道试题的内容,考生要判断干和戈谁是防御性武器。这道题你能正确回答吗?如果你看过2020 年第6 期《奇妙博物馆》杂志,这道题就难不住你。《兵器派生出的矛盾》一文中讲过:干就是盾牌,它自然是防御性的武器了。咱们今天来专门讲讲戈。
“炫酷”的冷兵器
戈在古代被称为“勾兵”,是一种既能钩杀又能啄刺的长柄兵器,你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过人们用镰刀收割小麦、稻谷的镜头吗?古时候兵士们挥戈的动作,类似农夫挥镰刀,所以有专家认为戈很可能是在镰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戈由戈头、柲(bì)和(zūn)三部分组成。戈头大多是用青铜铸成,早期的戈头好似一把匕首,长20 厘米左右。 柲也就是木柄,长1 米左右,步兵作战时往往是左手持戈、右手执盾,柲太长了不便于挥动。人们还在柲的尾端装一个圆锥形铜套,既起到加固和装饰的作用,士兵还可以在休战时将戈插在地上,这个铜套就称为。
现在,我们发现的最早的青铜戈是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这些青铜戈属于夏代晚期,距今约3500 年。到了商代,青铜戈已经成为军队必备的兵器。
戈头又包括“援”和“内”两部分。援也就是长条形锋刃的部分,是用来钩杀敌人的,有如镰刀割麦秆儿的那部分。戈援的尖部也很锋利,所以才能既钩杀又啄杀。内就是援后尾嵌入木柄的那一部分,内上还有供穿绳的孔(专家定名为“穿”),以便用皮索将戈头较牢固地捆绑在木柄上。随着战争的发展,戈头的形状也不断有所改进。西周时人们将戈头的刃面由直线形变为弧形,并多加了几个穿进行捆绑固定,这样戈头就更不容易脱落了。
为了增强杀伤力,人们将戈和矛结合在一起,使它既能钩、啄,又能直刺,这种新型的兵器就是戟(jǐ),西周时已大量使用。当年每辆战车上乘坐3 个人:中间是御手,有如现在的司机;御手左侧的士兵被称为“车左”,持弓箭射击;右侧的士兵则持戟杀敌。戟柄的长度都在3 米左右。在著名的曾侯乙墓中,我们还发现了在一个长柄上装了两戈一矛和三戈一矛的二联装戟和三联装戟,具有非常强的杀伤力。正是戟的出现,使戈的作用日益减退,到东汉时,戈作为实战兵器在战场上已经绝迹了。有意思的是,戈虽然在战场上不见了,但在文字中却不乏它的身影,凡是和军事、战争有关的字,大多有戈字,例如戍、武、戎、伐等。
意想不到的舞蹈道具
下边的内容可能就是你更想不到的了。原来干戈除了作为战场上的兵器,还可以作为跳舞的道具。商代甲骨卜辞中有一段关于祭祀黄河之神的内容,其中就有问题问:对河神使用这个戈适当吗?古文字学家认为这里的“戈”,就是指人们祭祀时跳舞用的道具。另据《礼记》记载,周代有一种称为“大武”的舞蹈:人们排成整齐的队列,挥舞干戈,边唱边跳表现周灭商的历史。
在湖北出土的西周青铜戈上还有“大武开兵”铭文和手持舞蹈用具的舞者纹饰。当然这种以干戈作为道具的舞蹈,只有当时的统治者才能享用。同时这种作为道具的戈,刃部都不是锋利的,而是尖圆之状,仅用来表示一种形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